一汽這次一共有兩款新車,一款是搭載榮耀1.6L四缸發動機的飛躍中檔轎車,車身仿79年款的第六代豐田皇冠,另一款是搭載1.2升3缸發動機的“超越”,仿蘇聯拉達緊湊型轎車。
一汽的總經理陳觀升正帶領著文宇和其他幾位重要供應商參觀汽車生產線。
“現在飛躍的日產能達到了55臺,超越82臺,如果市場反應好的話,產量可以擴大一倍以上。”
陳經理介紹的時候語氣充滿自信,顯然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讓大多數的供應商感到與有榮焉。
其實在文宇看來,吹噓的成分更大一點,一汽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低,大多數工藝都是人工完成,幾千人的廠子兩款車加起來年產5萬臺,實在是那啥。
接下來是試車環節,陳經理請大家多提意見,其實也是客套話。
文宇走到一臺黑的的飛躍前,從正面看上去還可以,79年款皇冠外觀還是蠻經典的,就是前發電機蓋旁豎著的兩個反光鏡看上去像后世的駕校專用車。
用手指撫摸車身和縫隙各處,可以感覺到有些地方沒有打磨平整。
打開車門的時候感覺有點緊,車內唯一的亮點是真皮座椅,坐著挺舒服,不過駕駛座調節座椅起來很吃力,對女司機會非常不友好。
點火很順利,發動機的聲音也很平順,怠速的情況下基本感覺不到車身抖動。
掛上檔,開始試車,,一汽的試車道就兩百木左右,開了兩個來回,把車停回了原處。
“文總,感覺怎么樣?”陳觀升笑著迎了上來。
“挺不錯的,不過變速器換檔有點吃力,還有駕駛座調節可以適當優化下。”
文宇只說了兩個認為最嚴重的問題,其實在他看來這車就發動機和真皮座椅能讓人滿意,其他的地方都有點粗糙,轉向偏軟,懸掛很硬等等。
不過這些比之前的那些國產車好多了,這臺飛躍的進口部件就三樣,發動機是榮耀公司的,變速箱是一家勉強算世界三流的韓國企業的,還有電控系統是進口RB的,比發動機還貴。
讓文宇感到驚奇的是底盤和車身竟然是吉省八一廠制造的,雖然也是仿的,不過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八一廠原來是生產坦克配件的,80年代和大多數軍企一樣面臨轉型。不過印象中汽車底盤和車身完全國產化要到90年代初,難道是那批數控機床的功勞?
還有一些軸承和重要零部件也一樣,國產化進程大大加快。
“超越”就沒什么好點評的,另一款車上的毛病它都有,連電控系統都是用的馬來西亞合資公司的。
優點是動力不錯,而且巨省油,百公里5升。
飛躍車的售價是超越是5.9萬,價格一半都不到。
不要覺得貴,在產銷售量沒有起來,自動化程度低的情況下,造車成本是非常高的,85年即將落戶投產的國產桑塔納,當時售價20萬左右。
文宇為了表示支持,訂購了10輛飛躍,陳經理投桃報李,承諾出廠會加裝成豪華版(多一套進口音響,5000左右成本)
文宇已經做了分配,派出所送一輛,縣里送一輛,醫院一輛。恒基建筑公司一輛,發動機廠,摩托車廠和服裝廠各兩輛。
自己還是開著那輛舊日產,之前帶回來的面包車一直是付霞在進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