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津汽的車型也開始上市,緊湊型面包車和皮卡車,文宇又各買了5輛。
讓二舅把拖拉機賣了,學了個駕照,送了一輛皮卡,還有五姨夫的裝修隊一樣送了輛皮卡,涂權也得了輛小面包車。
其他車又分了,派出所分到的小面包改裝成了抓捕車,一共十來個人的派出所竟然裝備了兩臺車,簡直就是奢侈。
現在全國各地大多數的派出所都是自行車辦案......
別墅里剩下的26棟別墅已經完工,同時完工的還有門口占地三百平的雙層會所。
一樓是茶室和健身房,二樓是閱覽室和兒童娛樂場所。
本來打算建個游泳池,后來還是放棄了,甘省本來就缺水,還是在公園旁留塊地以后建個游泳館。
文宇左邊一棟是四姨家,右邊一棟留給自己父母。
五姨全家先搬進來,住在了后面一排,因為第一排就三棟。
第二個搬進來的是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寧慧,她就一個人住一棟200多平的別墅,對了,還有一只貓。
幾天后大舅一家也搬了進來,原來的房子騰給大表哥結婚用,離小兩口的單位都特別近。
老媽帶著弟弟妹妹也住進了隔壁房子,老爸不愿意住過來,還是為了孩子們,其實也就一公里不到的路。
這里的別墅沒有小產證,地和房子都是屬于文宇所有,所有住戶只有居住權。
文宇主要是擔心時間久了萬一有人把房子賣出去了或租出去了,搬進來一些亂七八糟的人,鬧心。
捷豹摩托車廠的生產線已經運到,新任廠長孫紅岳也已經開始進入狀態,捷克總廠派了一百多名工人和工程師過來,華夏這里只招到了1200人,比預計少了300,實在是招人難。
1985年4月15日,文宇21歲生日這天,捷豹摩托華夏工廠生產的第一輛摩托車下線,文宇將其買下,作為私人珍藏。
“現在的捷豹摩托車配件國產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明年的目標是到百分之七十,三年內達到百分之九十。”
“今年剩余8個多月的銷售目標是1.5萬輛,明年爭取突破5萬輛。”
文宇給孫紅岳定的目標并不輕松,后者一輛苦色。
“是不是害怕完不成?不用擔心,你先制定一個廣告方案,我給你劃撥100萬廣告宣傳費用。另外,開展一個捷豹萬里行慈善活動。”
“全國招募20名摩托車手,駕駛捷豹摩托車完成萬里騎行,每完成一人,捷豹公司就捐款1萬元,最多捐款20萬,最好聯系華夏官方的慈善組織聯名。”
文宇給捷豹摩托車定位的方針是農村包圍城市,先瞄準經濟落后地區,主打結實耐用,質優價廉的產品形象。
一臺日系摩托車的利潤要1000多華夏幣,文宇的定價策略是整車售價比日系車低1000多,利潤控制在300到500一臺,走薄利多銷路線。
所以,第一炮一定要打響。
“到底行不行?捷豹摩托慈善萬里行,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