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風光旖旎的大好時光,駱濤則沒有這閑心去享受這好時光,如今的他正在一門心思思考著未來。
重生回來還要和前世一樣嗎?
乖乖去父母所在的新華印刷廠做學徒,熬著那十多年也說不清的資歷。
當然不可能了,關系已經轉回了城,工作也變成了西城三家舊貨站的其中一家,拿著一個月16塊5的學徒工資,這自然沒有印刷廠的工資高,但勝在清閑不少。
不要說體面不體面,去舊貨站上班那是為了保護文化工作盡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可不是某某某人走家串街收破爛。
做那太跌份了,咱也是要臉的人。
不說在這四九城跺跺腳能抖上那三抖,誰見了不叫一聲,駱濤的匪號“無面小鋼炮”。
簡單的解釋就是不要臉,還加上這人太剛了。
人死事小,失節為大,可不做那跌份的事。
嘿!那是說的別人,駱濤還是可以為了錢小小放棄那么一丟丟的虛偽,對,就是虛偽。
“…………”
說到這個工作的事,也就僅僅用了一個星期時間事情就全給解決了。
駱濤就這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文物保護愛好者”。
舊貨站不算上駱濤,總共就六個人,三個領導三個兵,一對一輔導,工作業務那是沒話說。
站長姓李名字叫昌平,五十歲上下,不高,身材偏瘦,戴著眼鏡都透露著精明,為人算是不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了沒人不說他的好。
意思有可能是說李站長不錯,不是說李昌平不錯吧。
副站長有兩位一位姓高,另姓聶,分別叫高遠和聶正。
高遠四十二歲,中等身段,略胖愛逗悶子,住在棉花胡同,人不錯,夢想著能當站長。
好吧!有夢想總比咸魚強。
是父親的同學,能來這上班還托了不少他的人情。
聶正,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好青年,三十八歲,七尺的好男兒,面相可以說的上俊秀,不愛管站里的事。
沒事老往區里跑,說是為了鍛煉身體。
嘿!瞧瞧這套說辭比駱濤還無恥。
其它三人有一個叫李成的,二十六歲,駱濤沒來時是全站唯一的年輕人,關系戶,聽說是站長侄子。
在站里面工作,兩人從來都是“站長,小李”的這么叫。
看看我們的同志,保密工作做的多么好,全站人都知道了。
看破不說破,就是一位好同志嘛。
另兩位是孫亮和姚立,都快有五十了,孫亮人長的就像一個壞人,平時做的事也如長相,名副其實啊!
愛占小便宜,常常順站里的東西。
姚立和孫亮都是站長的得力干將,做法也是差不多。
他們一直發揚著領導吃肉,我們喝湯的優秀傳統,代代不息。
你們做你們的,只要我也能喝湯就完事了。
誰愿意和領導過不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一天去報道,第二天晚上就花了十塊錢帶了這幫孫子搓了一頓。
有錢能使鬼推磨,古人誠不欺我。
第三天去上班,再看看那態度就變了不少,哪個人不說駱濤這小子懂事,一看就是做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