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駱濤在干嘛?
坐在書椅子上,用火鉗夾了幾塊煤,往爐里加,再把蓋蓋上。
轉過身坐在書案上,翻看著前人關于瓷器的著作,好好補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看看明代瓷器的脈絡由來。
對成化瓷器就知道成化斗彩雞缸杯,其它的一無所知。
翻看了幾頁還真有專門介紹這成化瓷器。
成化時期的瓷器以造型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小件居多。
還有人說“成化無大器”,這也是有源由的。
胎質純潔細潤,胎體輕薄。色調則以淡雅、沉靜的為主要基調。
成化時期還創造了一個新品種——斗彩。
其紋飾線條纖細,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繪人物衣著,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作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的說法。
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稱,用“平等青料”取代“蘇泥勃青料”呈色穩定,發色蘭中閃灰青。
成化青花與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
成化瓷器釉面,以細潤見著,俗謂“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成化的器足,凡飾有青花雙邊線很規矩,緊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無釉處,那條圈線,顏色較深重,上面一條則顯清談。
款識字體,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
說的好多,也很細,就是還不太明白,又翻過去一頁上面寫道:明代成化年間官窯瓷器款識有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兩種,不見“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書款,不見篆書款。
看到這心里想這就有了六成的可能。便又接著看下去,見書上對每個字都部析了一遍,真品的款字該是什么樣。
筆法蒼勁有力,中鋒運筆,筆道粗,字體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說法。
駱濤拿起了碗,便對著書上所述,一一對應,看來沒跑了,這就是成化年間的瓷器。
萬萬沒有想到,吃個飯吃出了大漏,人啊!還是要信命。
上輩子雖然受了不少苦,那也算享受過富豪的生活,沒有想到重生了還有這么好的命。
這得積了多少德,前前…………前世不會參與了補天這個大工程了吧!
就這兩世為人的待遇,說不好還有可能參與了。
又拿起了碗端詳了許久,想不透,還是多讀讀書吧!
看了一個上午的書,人的氣質啊!由內往外透著儒雅和博識,抬手舉足之間,這個哥哥我曾見過的。
看了一下時間,不知不覺便到了正午。
放下書,轉轉手又了轉幾下脖子,離開桌椅便站了起來,又活動一下全身。
咔叭亂響,這活動量太大,像是要把骨頭全給拆了。
“出來吃餃子了”
駱少逸吹響了吃飯的哨聲。
今天老娘蘇桂蘭怎么突然大氣了,包了餃子吃?不會是韭菜韭菜餡的吧!
“這就來”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但愿是羊肉餡的。
““……””
大氣,還真是羊肉餡,又轉念一想,可惜了羊肉,涮鍋子多好,一邊吃著一邊可惜這么好的羊肉。
從未見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無恥就無恥吧!說實話冬天還是涮羊肉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