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這一道,其它也是只有不到一半的量,今天是“八小碗”。
這事啊!沒有什么好講的,在駱濤眼里是小家子氣,在蘇桂蘭眼里這是節約,能吃多少做多少,守著不浪費的原則。
駱濤能感覺到一股殺氣,不要想也知道是誰?管她怎么想,先吃到嘴里再說吧你。
這一頓下來,滿嘴油光,平時也不缺肉吃啊!
怎么今天就有這么大的胃口,幸許是心情好吧!
吃過飯,幫著父母收拾了一下,又看看桌子,幸好上面有塊桌布,不然這塊油就可能浸木頭里面去了。
家里空間小,這幫寶貝是受大委屈了,坐的椅子,吃飯的桌子,吃飯的碗,墻上的畫那一個簡單了。
這可大的京城,除了那些真正的豪門,像這么布置的就找不出來幾家了。
時間快點過去吧!我要坐順風車掙大錢,買房置業。
把油漬清理完,駱濤便挨屋的瞧瞧,檢查一下,這要出了點問題,那不得要了駱濤親命了。
駱濤從書房拿了三本老線裝賬薄,先把家具,瓷器,字畫分別造冊。
先北房開始,家具十七件,書畫六件,算好就去西廂房家具三十三件,沒有別的。
再去自己居住的東廂房抄家,家具十六件,古錢幣六枚,瓷器四十一件。
書畫雜項六十三件,郵票有四版,古書籍百冊,綠色金條六盆。
祖傳之物文征明行草書《蘭亭序》和“蘭亭書齋”和田玉章一枚。
這些年自己買的再加上祖上留下的書籍,寶貝也近三百件,還有一些近代的瓷器雜項也有幾十件,那堆廢料也價值不菲。
雖然沒有上千上萬件,但也沒有買過太多的現代藝術品,以珍品居多。
這大多在友誼商店和信托商店買來的,還有一百多冊古籍是駱家幾代人的收藏。
整理了一遍,對此非常滿意,現在雖然不多,但是也把房間充實的滿滿得。
特別是駱濤的書房,進去之后,彎個腰就能撿個百萬。
加油,繼續努力吧騷年!
整理好這些,天也漸漸黑了起來,爆竹聲真是一陣接著一陣,吃飯的時候也沒有停過。
吃過晚飯,外面又下起了雪,胡同里充斥著那已回不去的童年。
笑著哭著,追逐打鬧,有調皮的男孩還故意把炮仗放在女孩提著的燈籠里。
“啪”的一聲就能把那花燈里面的蠟燭給炸滅,如果運氣不好,燈籠就會被點燃。
這時候還很少有塑料的燈籠,多以竹子和細高梁桿做燈籠的框架,外面是一層薄薄的宣紙,用膠水沾上。
然后穿個細還要結實的繩,一邊綁燈籠一邊系在一個長十五公分左右的竹棍,再按好蠟燭,這個燈籠就做好了。
燈會每年都會從春節前后到元宵節結束。
過年最欺待的幾件事,莫不過買新衣,吃上一頓好吃的,還要點壓歲錢,放鞭炮,自己做個燈籠。
做燈籠主要是和小伙伴們攀比,誰做的好,誰又做的巧。會點書畫知識,也會舞文弄墨拽上那么幾句。
有點像文藝青年,“文藝青年”是這個時代最火熱的詞匯,長年霸榜。
現在校園里的小年輕們,有幾個人肚子里沒幾首或數十首當下風靡的詩歌。
啊!文藝青年的時代來了。
改革開放之后那些經典的小說,差不多都在這個時候被創作出來,就連馬衛都也是在這個時期發表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