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也從室外開到了室內。
西昌的人員和密云縣工作人員分坐兩邊。
會議先由這里最高領導甘書記發言。
“今天,我代表縣委縣政府熱烈歡迎駱濤先生能來我們縣投資建廠。”
領導停頓,掌聲響起。
過一會。
他又接講:“……國家的大局促使著我們必須要改革,必須要招商引資……我們歡迎廣大的投資商能來我們縣投資建廠,……政策開明……各級部門從要實處上解決投資商來我縣投資面臨的一切問題。”
甘書記洋洋灑灑一大篇,談大環境,又重點談到密云來投資建廠,縣政策給的好處益處。
他的講話,駱濤是非常認可,想招商引資,就必須要有一片這適合他們扎跟的土壤。
沒有梧桐樹,怎么能招來金鳳凰。
“甘書記說的非常好,我個人非常認同,我也希望我們西昌能和密云長期合作共贏。
不能光想著從中獲利,也要有所擔當,……我們爭取帶動當地老百姓奔小康,走上致富路。”
1979年12月6日,鄧主任在會見日國首相大平正芳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要在20世紀末我國達到“小康社會”的構想。
這也是個偉大的構想,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中午,甘書記他們請駱濤一行人在西田一家高檔公家飯館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現在的密云財政還是比較貧困,這一頓有魚有肉的午飯,又加上幾十號人,怎么也得不少錢,這不是從公賬出,就是甘書記自掏腰包。
不能說他們奢侈,不會過日子,主要是大環境如此。現在招商引資,請人家吃飯當然要吃好的,給人留個好印象。
錢花多了,他們也心疼。
駱濤臨走還是叮囑了小田秘書給了三百塊,他也算半個仕途人了,可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這頓飯頂天也就一百多塊,但也需要糧票,多的就折合在那些沒法計算的糧票上。
飯后,甘書記因要處理縣里的工作,就不能陪著駱濤到實地考察了。
留下張副縣和招商、西田鎮的領導陪著駱濤去西田鎮轄下的東各、西各兩村。
西昌菜籃子主要用地就是在這兩個村。
鄉村小道就是坑多,十分影響駱濤同張副縣的談話。
“駱先生,鄉下的路就這樣,您不要太見怪,我們縣里已經在討論關于修路的問題了。…………”
駱濤聽他說修路的事,就感覺到這里有坑了。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農村……坑也有不少。
他這是想西昌也能在修路上,投入一些,也許這就是甘書記沒好意思同侯明說的事。
他們這是不搭巢,就想讓西昌在這兒下蛋。
但想到自己了解的密云情況,心里也是苦笑,他們跟西山一樣沒有那么多的資金,供他們拿來建設一條路。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心里拿不定西昌能在密云扎根、發芽、開花、結果。
所以不敢掏心掏肺的投入,就算是他叫駱濤也一樣。
“呵呵呵!這……”駱濤剛想說話,這車子就進一小坑,猛一顛。
走上平路,安了神,駱濤笑著說:“這修路的事我們可以合作嘛!也不能讓縣里吃了虧,……”
張東風聽到駱濤的承諾,心里的那根弦也松了下來,他本著和駱濤有點關系,一直都沒開口說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