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了一頓地道的地方菜。
王局長和駱濤都彼此默契,不談錢,談藝術。
“駱先生,我這里有件事要麻煩一下您。”
“哦?不知道在平江還有什么事,是您王局長解決不了的事。”
駱濤同他說話都十分謹慎,生怕一不小心掉進了坑里。
他笑了笑,舉杯又和駱濤喝了一個,才道:“駱先生是張伯駒先生的得意學生,深得他老人家的字畫堅定真傳。……想請您給我們掌一下眼,不知道可以嗎?”
這話說的駱濤心里的大石頭,也是放了下來,現在的他就怕這王局長沒有局長大人的氣魄。
也想從駱濤這里討點錢修繕一下園林,他好得點政績。
不談錢,大家還是好朋友。
“不瞞王局長您說,我這跟張先生也沒有學幾年的藝,這道行還淺,恐難勝此大任。”
這事還是要謙虛謹慎點,別到時候真搞砸了,自己丟人是小事,要是墜了張先生的名,那就大大的不好了。
說實話駱濤現在的鑒定水平完全不次那些老前輩。
但咱這丑話要說在前,這也是為了保險起見,到時候別真發生個意外。
那自己也有個臺階下。
王局長對這些謙虛的話,一點沒有當真,他心里是有一份自己的譜。
“駱先生,您太過謙虛了,京城古玩行真不知道駱爺您的大名。…………”
這被他給吹幾句,駱濤這心里也挺舒坦,借著勢就同意了。
“那太好了,有了您的加入,那幅畫的來龍去脈也就接近真相大白了。來,我們一起舉杯敬駱先生,感謝他的傾力幫助。”
這幾個人一直都在陪著駱濤和王局長吃飯,都是小心翼翼,也都不亂發意見。
豎起了耳朵聽領導的談話。
王局長講的事,還真是一件挺棘手的大事。
就在一個多月前,他們在清理平江內各大園林所藏文物時,在雜物里發現了一幅落款為董源的畫作。
董源(生卒年不詳),字叔達,洪州鐘陵(今江西省進賢縣鐘陵鄉)人。
五代繪畫大師,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與李成、范寬,并稱“北宋三大家”。
曾在五代時期做為南唐的北苑副使,世稱其為“董北苑”。
對中國古代畫壇的影響極其深遠。由于五代到今天年代較遠,保存不已,他的傳世作品不是很多。
國內現在所藏也就有幾副,《瀟湘圖》,故宮博物院;《夏景山口待渡圖》,遼省博物館;《夏山圖》,滬海博物館。
駱濤聽王局長所說是董源的畫,心里就激動不已,鑒賞名畫是一件無比享受的事。
他之所以請駱濤來鑒定此畫,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碰一碰運氣。
在這之前他們平江文物局的專家,就已經對那副畫進行了鑒定,鑒定結果就是后人仿作。
因為此畫名為《賞雪圖》,此畫在中國畫史上名氣也很大。
這幅畫可是匯聚了當時南唐眾多畫壇高手,比如有董源、高太沖、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
《賞雪圖》不是一人所作,而是他們共同畫就。
北宋畫壇評論家郭若虛在他的著作《圖畫見聞志》提到過此畫。
“高沖古主之;侍臣、法部、絲竹,周文矩主之;樓閣宮殿,朱澄主之;雪竹寒林,董源主之;池沼禽魚,徐崇嗣主之。圖成,無非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