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過就這么一說,現在國內房地產還是沒影的事呢,行不行?成功不成功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
成功了,駱濤有提點之情,失敗了,關我駱濤屁事。
再加上駱濤名聲在外,這位郵遞小哥自然就比較熱情。
別管院中有沒有回應,他這一嗓子是少不了的。
對誰都這樣。
不過,對待駱濤這位收信人,那還是有點區別,小哥臉永遠待著微笑,多喊兩嗓子,多等一會兒。
沒人應的時候,就輕輕把信塞進門旁的信箱里,然后微笑著離開。
駱濤聽到之后,也會先回他一句,“來了!”
見了面,郵遞小哥還是那么高的個子,臉還是那么健康,天然的小麥色。
遞煙,多聊幾句,說點熱心的話。
“您忙著。”
“好,慢走您!”
駱濤收到了一封來自平江的信,寄信人是慎之,沒打開,心里就犯嘀咕,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要需要寫信來京。
想他現在可還是一個有著四十四塊六的小白領,那幾塊錢的電話費,還是能掏的出。
駱濤回到書房才拆看。
開頭不要問又一大堆的廢話,和年前拜年的信,大差不差,問老爺子安,問老太太安,問……
就差問家里石榴和海棠的安了。
迂腐!
咳,他要是沒有這么一大串好詞,他應該就是不孝孽徒。
信讀了一半,才提到重點,講道他在五月份的預考上考的不錯,十分有把握靠到京城來。
這個預考啊!還是有歷史的。
高考預考是1981年開始正式列入高校招生的政策,想參加當年高考的考生,必須要先報名參加預選考試,要是不幸落選,將不具備參加高考的資格。
意思就是在高考之前就先刷下去一批人。
這個制度一直實行到1989年。
預考雖然解決了考生多、工作量過大、考場過于分散的問題。
并說,“這是一個方向性的改革”。
但是后來經過實際實行證實,這種預考并不符合優選人才的實際應用。
那些年真的有很多一批人,因為這個制度失去了步入高等學府的機會。
說實在的考場考試,七分實力,三分運氣。
信快結束時,這家伙才說出他的真實想法,他想高考后就進京來看看。
駱濤自是樂意他能早點來京,他也有實在的難言之隱。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