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我要上學》的熱度也漸漸下去。
這也給一直都喜歡寧靜生活的駱家,多了一點自由之地。
社會上的輿論雖然停下了,但駱濤那顆為孩子們,也可以吹牛皮的說是為了中國教育的心并沒有停下,它仍然以高昂的斗志,向著更遠的方向前進。
駱濤在飽滿的激情下創作了《我要上學》之后,就借著春風向上面提出成立一個國家級的基金會專門幫助解決貧困地區孩子就學。
領導對此舉很是意動,但也沒有一拍腦門就同意,說是要研究研究,駱濤知道這“研究”一詞,這里面可是大有學問。
不管成與不成,這事很有可能都會在月底給出一個結果。
希望工程的出現,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我國改革路上的必然成果。
等待的歲月,似紅花,外表看著嬌艷,實則已看到末路,內心焦慮不安。
一切的事物都在靜止的時候,才學會思考。
百花小院的駱濤,穿著極其隨便,白色背心,大大的大褲衩子,腳上踏著一雙帶后腳跟袢子的涼鞋。
手搖著大蒲扇,坐在衛生間前,棗樹下的陰涼地里乘涼。
自從那如日中天熱度消去不少,家里除了駱濤外,其他人也都漸漸地出去遛彎,找老朋友們聊天。
駱濤也是很想出去,可一想到那比香山上猴子還多的人群,他對出門也就望而卻步了。
每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還值得一說的,莫過就是能靜下心來聽戲聽曲,練字畫畫,最讓人不省心的莫過于處理兩家公司的事。
南方西昌樓生意做的那真是如火如荼,就像一把利劍把國內的餐飲行業一分為二,一邊是西昌代表的西昌樓,另外一邊是全國其他從事餐飲業的酒店和飯店。
不是因為西昌樓的菜比他們做的好吃,而是因為西昌是全國第一家做快餐的酒店。
一頓五塊錢管飽,就憑這一條全國餐飲業還就西昌敢這么做。
西昌樓這些年一直秉持健康飲食,服務為上,有一直在英明神武的駱濤的帶領下,一直創新,一直爭做業內標桿。
第一個打破先付賬后吃的行規,國內第一個在報紙上為自己打廣告的酒樓,第一個在節假日實行打折優惠,第一個……
在管理和服務上,更是不知道打破了多少陳規舊條。
特別是這快餐的出現,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滬海西昌樓連續一周日營業額超十萬。
這個數字報給駱濤的時候,他最初的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懷疑下面是不是有人在搗鬼。
這什么年代?1986年啊,日營業額十萬塊得多少人去吃飯?得賣出去多少大米飯?才能掙來這些錢。
這時駱濤的思想就變的窄了,國家經過這幾年勵精圖治的發展,國民經濟大幅度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現在城里的老百姓對“萬元戶”表現的也不是那么熱切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現在農村都在開始掙當萬元戶村。
還加上有駱濤這么一位暴富這人,他們對八卦的檔次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不少。
物價雖然也跟著上漲了不少,但也能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
要是腦子活泛點,翻騰點東西,那小日子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工人也不是如當初那么的單純了,這么說也不是很對,應該是單純的人還是那么單純,不單純的的人依舊那么不單純。
上班時間開小差,正如海兒的張瑞民上任之初就定下十條規矩,里面居然有嚴禁在廠區內隨地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