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畫,好畫。”名畫當前,駱濤也管不得別的,連叫了兩聲好。
從口袋里掏出放大鏡,這才上手。
懂不懂?看架勢。
此畫畫面結構井然,線條秀勁細麗,賦色柔麗多姿,女子容貌端莊,體態豐肥,柔美而不艷俗,孩子個個都是萌態可愛。
周昉的寫實能力也很是厲害,勁挺圓韌的勾線,柔美典雅的色彩,嫻靜別致的唐代服飾。
這不正是周昉的風格嗎?此畫畫法與宮里收藏他的《簪花仕女圖》如出一轍。
周昉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更有“周家樣”和“畫仕女,為古今冠絕”的美譽。
圖右邊的綾邊上方蓋有“韞輝齋”印,近代著名收藏家張蔥玉的印章。
張蔥玉先生一代書畫鑒定大師,是中國書畫鑒定史里程碑的人物,自他之后,中國書畫鑒定研究有了系統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當代書畫鑒定的大師王世襄、徐邦達、啟功等均受教于張蔥玉先生。
可惜天不假年,早早的就西去了,他的離世對中國文化來說是一大損失。
張蔥玉先生本事是潑天的大,唯一有個壞毛病,其人好賭。
據說為還賭資,變賣了不少國寶級的字畫,《戲嬰圖》就是因為這原因從他之手散落各地。
其后就沒什么人這畫的下落了?
這里還是要介紹一下張蔥玉先生的特殊經歷,十四歲時喪父,不過其父也給他留下豐厚的遺產,除了有金銀百萬和滬海大世界的地皮,還有一部分字畫收藏。
而在彼時,物價是很便宜的,還沒出現貨幣膨脹。
金銀百萬這是多么大一筆遺產,只能擁有的人才知道了。
沒什么管束的張蔥玉先生此后就漸漸成為了滬海灘有名的闊少,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自古以來富二代都有的一個毛病。
今兒突然遇到此畫,怎么能不激動呢。
駱濤確認畫作無誤,就抬頭問龔先生。
“不知道龔先生能否割愛?”
在文化面前,盡量不要太市儈。
聽駱濤說話,郝近明也把眼睛從畫上移開了,他現在就是半瓶子醋,就是把臉貼上去也難看出個名堂來。
人嘛不就是喜歡附會風雅嗎?這也沒什么過錯。
他見龔先生在發愣,這人心里指不定想怎么要價呢。
“龔先生,駱爺能開口了,您就別愣著了,說個價吧。
但咱可說好了,別張嘴就要嚇死人。”
這郝近明還是不錯的,說話就把這價的調定了下來。
說實在這話由他說很合適。
他應該是早有準備,一張憨態可掬的樣子。
“駱先生,您是行家,您說多少就是多少?”他耍了一個滑頭。
看著是客氣,但從長遠看這就是個雷,駱濤是不可能從了他的話。
笑了笑,“龔先生,我要是說此畫就值一百元,您肯割愛嗎?”
他實在沒想到駱濤會如此粗暴的回復,尷尬的苦笑。
不知道該如何接話,郝近明看這兒要冷場,便立馬摻合進來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