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新將一顆夾在透明玻璃層中的伏羲2CPU,遞給黃修遠。
“伏羲2CPU將延續初代產品的思路,采用伏羲構架,可以應用于電腦手機,該產品今天正式發售,歡迎國內外企業采購我們的CPU芯片。”
黃修遠笑著繼續說道:“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經過二次優化的伏羲1CPU芯片,將推出四個專用分支版本,分別適用于電腦、手機、汽車、服務器,同時價格下調44%。”
尼瑪……
一眾國外廠商差點吐血,本來初代版本的伏羲1,就將價格壓低了非常多,導致一眾光刻法芯片廠商的利潤暴跌,不足以前的一半。
現在伏羲1降價促銷,伏羲2占據高端市場,這是要趕盡殺絕的節奏呀!
而龍圖騰的新一代伏羲CPU,并不是概念性產品,工藝到14納米,還直接推出量產產品了。
另一邊,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連新工藝都沒有來得及量產,更別說推出成熟的芯片產品了。
等他們出產品,最快也要到14年年初,而龍圖騰都賣了一年多了,關鍵人家的工藝還高于自己。
請問怎么破?
這沒有辦法競爭了。
如果他們知道龍圖騰的內部,已經開始小范圍試生產12納米工藝,以及正在研發推進的10納米工藝,估計會更加絕望。
其實龍圖騰的14~18納米工藝,在去年九月份左右,就技術成熟了,可以進入大規模量產了。
只是芯片設計還沒有趕上,加上本身的20~22納米工藝,仍然是市面上的領先產品,不需要太著急推出。
另外龍圖騰也有故意拖延時間的想法。
畢竟現在自己工藝領先,著急的競爭對手,肯定會拼命投入研發資金,試圖拿回領先地位。
如果去年推出14~18納米,估計會嚇萎競爭對手,讓他們放棄當前的工藝,進而將資金投入到12~14納米的研發上。
果然拼命起來的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在聯合了一眾光刻法半導體的產業鏈上下游后,砸了一千多億米元的研發資金。
速度最快的英特爾,連生產線都布置好了,開始調試和小規模試生產。
而三星和臺積電,同樣不甘落后,生產線在加班加點布置和調試。
然后他們就公布進度,希望可以我會市場,和一眾投資者的信心,市場也如他們的期盼那樣,讓他們股票價格飆升了一個多月。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龍圖騰一拳就打碎了他們的希望,讓他們上千億米元的研發投資,直接打水漂了。
就算是馬上量產,也于事無補了。
除了英特爾可以憑借本土的市場壁壘,保住基本盤不崩盤,三星和臺積電絕對要完蛋了。
在看直播的臺積電管理層,此時所有人的臉色都烏云蓋頂。
絕望!前所未有的絕望!
他們孤注一擲的豪賭,在龍圖騰面前不堪一擊。
張仲謀臉色蒼白,目光中滿是無奈和蕭索,口中喃喃自語:“我們輸了!我們輸得一敗涂地!”
臺積電的其他人,也是滿臉落寞和凄苦,他們押上了臺積電所有的資金,投入新工藝的研發,如果無法搶回領先地位,和新訂單的回血。
后果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資金鏈一斷裂,整個公司將陷入惡性循環中,除非有新的資金注入,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只是此時此刻,又有誰愿意當這個冤大頭,拿出幾百億米元來拯救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