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星鏈衛星今年已經發射了24顆實驗衛星,但它們的運行軌道,在340~11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
而雄鷹航天的超低軌衛星,運行軌道則在210~240公里的高度。
雙方并不在同一個軌道層上。
甚至因為超低軌的原因,導致雄鷹這邊的衛星,基本沒有什么競爭對手,在200~300公里這一片軌道層,將被雄鷹航天徹底占據。
為了保證衛星通信的質量,第一期,黃修遠計劃發射360顆超低軌通信衛星。
該計劃分成3期,一共發射1080顆通信衛星,分別布置在210~240、270~300、320~350公里,形成3層交錯的衛星通信系統。
至于為什么不像星鏈計劃那樣,發射幾萬顆衛星。
主要是雄鷹航天的技術和對方不一樣,有燧人系的技術支持,單顆通信衛星上,會布置8臺高效率的激光通信器。
單臺激光通信器的帶寬,可以達到28~35G每秒,單顆衛星的總帶寬是224~280G每秒。
要知道星鏈衛星,單顆的帶寬才15~20G,加上運行高度太高,以及天氣干擾,所以需要幾萬顆衛星,才可以保證通暢的通信服務。
而雄鷹的通信衛星,由于超低軌運行,通信延遲低、信號丟失率,都相對具有優勢。
更重要的一個優勢,是在使用壽命上,星鏈衛星的使用壽命非常低,可能需要幾年報廢一批,不斷來回折騰。
而擁有非常多新技術的雄鷹航天,設計的通信衛星,使用壽命可以達到15年以上,還具備升級改造的余地。
1080顆通信衛星,就可以提供241920G~302400G的總帶寬。
在限定用戶數量,以及限定上傳下載速度的前提下,假設一個用戶每秒占有5~10M,那該通信系統可以服務2500~6000萬用戶。
實際上,由于燧人系大力推廣的超大本地儲存器,導致很多軟件需要的流量,并不需要太多。
每秒5~10M的通信質量,可以發揮出20~50M的效果,這有利于龍圖騰手機搶占落后地區和無人區的市場。
至少在航海、沙漠戈壁灘、熱帶雨林、南北極地等區域,這一套通信系統,將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黃修遠已經讓林百杰,和三大通信運營商合作,搞一個聯合通信公司。
對于這件事,三大運營商也是樂見其成,畢竟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在偏遠地區的基站設備投入。
雙方的合作協議上,是允許燧人系組建自己的通信運營公司,然后大家共用衛星通信系統的帶寬。
實現在城市和基站密集區,使用基站通信系統;在無人區和沒有建造基站的地區,則采用衛星通信系統。
雙方相互組合,補完整個通信系統,實現無死角的全球通信服務。
配合國內世界霸主的地位,全力打壓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讓對方無法產生盈利。
至于星鏈衛星的殘骸問題,以及未來可能堵塞近地軌道的事情,在這件事上,肯定不會允許諾亞會為所欲為的。
加上今年國內計劃布置兩套激光防御系統,一套是地面激光防御系統,其中就有50臺大型激光器,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專門用于對方近地軌道衛星的。
加上另一套激光衛星防御系統,足以封鎖整個藍星的近地軌道和中層軌道,以及大氣層、地表。
如果諾亞會一意孤行,那他們就一顆衛星都別想上太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