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沙土層太厚太松散的區域,就不適合這種著陸方案,萬一沙土層支撐不住鵲橋二號的重量,直接下陷或者傾斜,那絕對是一個大事故。
雨海虹灣地區的這一片區域,地面的月沙層厚度在30~40厘米左右,下面是堅硬的玄武巖層,而且非常平坦。
在發動機噴口貼近地面不足三米的時候,八個支撐架立刻彈出,穩穩地插入地面的沙土層中,最后玄武巖層阻擋。
[自動平衡系統啟動。]
八個支撐架開始根據各自的高度,調整鵲橋二號的船體,確保船體垂直于地面。
其實此時的鵲橋二號,已經在天宮空間站那邊,進行過二次改造,不再是運載火箭那種“I”型,而是尾部被改造成五個艙體并聯。
[著陸完成。]
聶長風和石克己檢查了一下飛船的各個系統,發現一切正常后,倆人才稍微松了一口氣。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
聶長風按下分離按鈕,然后石克己啟動鵲橋二號,和尾部那五個艙體分離,上升了10公里左右。
系統根據設定好的程序,開始調整飛行姿勢,然后重新著陸,燃料富余非常多的情況下,才允許他們這樣操作。
最后鵲橋二號穩穩地著陸在距離廣寒宮基地,大約600米的東南側。
由于重量減少了一大半,這一次著陸更加穩。
之所以不以后再分開,主要為了減少廣寒宮基地的地基壓力,另外廣寒宮基地還需要再次展開,上面還掛著鵲橋二號,顯得有些不方便。
兩次著陸成功后,他們登陸的畫面,也被傳送回去藍星那邊。
頓時國內網絡上,一片歡聲笑語。
至少國外的互聯網,則分成三派,漠不關心的中立派,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嫉妒派,祝賀和羨慕的友善派。
對于藍星互聯網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言論,月球這邊自然沒有空去理睬。
鵲橋二號駕駛艙中,聶長風解除座位上的安全帶,感受到久違的重量,盡管這股重量顯得有些弱,但這種腳踏實地的感覺,會讓人類產生一種與生俱來的安全感。
此時還不是出艙的時候,因為外面有非常多沙塵,這是著陸過程中被掀起來的月塵。
月球由于沒有明星的大氣層,也沒有流水風沙侵蝕。
千百年來,這里沙塵都保持非常原始的狀態,它們仿佛沒有經過時間都打磨,顯然棱角分明,異常的銳利。
如果一不小心,吸入這些月塵,很容易損傷設備。
而低引力的環境下,月塵下降到地面的時間,至少需要幾天時間。
倆人通過電磁波通信系統,控制著廣寒宮基地,讓其維持正常的運行,就算是不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廣寒宮基地內的核電池,也可以維持該基地的正常運行。
駕駛艙內,由于有了微弱的重力,倆人不得不提高警惕,比如進入下面的生活艙,就必須抓著艙壁的把手。
在孤獨的月球上,他們必須盡可能的小心,保證自己被受傷生病,不然這一次任務只能提前結束了。
下到生活艙的聶長風,開始熱快餐包,又打開一瓶功能營養液,向嘴巴擠了幾口。
這片孤寂荒蕪的土地,時隔幾十年后,終于又有人類踏上了這里。
飛船和基地周圍,那些飄蕩的月塵,正緩緩地下墜著。
在雷達掃描系統中,這些飄蕩的月塵,就宛如一片片雪花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