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有了常溫超導體,航天器的散熱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小,而且可以提高航天器的電利用率。
要知道,當前的電能綜合利用率,已經被人類開發的極致,接下來別說1%的提升了,就算是0.1%的提升,都困難重重。
而常溫超導體的實用化,可以將系統的綜合電能利用率,提升8~15%,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一個不亞于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可控核聚變讓人類獲得充沛的能源,而常溫超導體,則讓人類的電能利用率,提升到極致。
在黃修遠看了,人類不僅僅要獲得更多的電能,也要充分高效的利用電能。
如果本土的輸電線路,都改造成為常溫超導體,就算是當前的發電量不變,也會多出1.4萬億千瓦時的電能。
更何況整個大中華區內,隨著各大電網通力合作,將一部分落后地區的小電網整合后,整體年發電量已經達到了萬億千瓦時。
半天的電能無效損耗平均在11%左右,但東南亞地區的電能無效損耗,卻平均在15~25%左右。
其他的東北亞、大洋洲,也有7~12%的無效損耗。
電網的無效損耗,不僅僅浪費能量,也加大了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
如果可以將這部分無效損耗利用起來,相當于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可以壓低20~30%左右。
什么是革命性的技術?
這就是革命性的技術,足以改變世界的格局。
對于這種技術的推出,黃修遠和一眾高層,都是非常小心謹慎的,避免一下子破壞目前的脆弱平衡,引發難以預測的突變。
在保密級別比較高的內部,逐步應用常溫超導體,最后在形成絕對優勢后,將這些王炸全部甩出來,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要不給其他勢力一點反抗的希望,同時將差距擴大到天壤之別,那他們就不會有拼死一搏的勇氣,反而會直接投降。
這就好比兩軍交戰。
如果一方是大刀長矛,一方是黑火藥火繩槍,那大刀長矛一方,還有拼死一搏的勇氣。
而如果一方是大刀長矛,另一方則是現代化的飛機大炮,還配備核彈,那大刀長矛一方,根本沒有一絲勝算。
現在大中華的綜合實力,還不足以形成絕對優勢,存在一些變數。
黃修遠和蔣海霖討論好了常溫超導體洪,又馬不停蹄前往漠北,視察雄鷹航天的發展。
距離蟾宮空間站、廣寒宮基地的建立,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此時的蟾宮空間站,被擴充到385噸,內部空間742立方米;廣寒宮基地也進行了二次補充,由7艙變成14艙,總重量164噸,內部空間348立方米。
不過值守的宇航員,仍然是第一批的五人,他們需要值到今年6月左右,下一批宇航員才會前去換班。
黃修遠這一次過來視察,主要是為了下一批宇航員的安排。
根據計劃,下一批宇航員,將達到8人,除了空間站和月面基地日常運行人員,這一次還有3名科研人員,會前往月球。
第一批月球宇航員的性質,其實是工程兵,不是專業的科研人員,這不利于充分發揮航天設施的科研價值。
因此這一次前去換班的宇航員中,必須配備一些專業的科研人員,讓上面的科研設備運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