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發電站背靠念青唐古拉山的支脈,在山體內部,建設了一個巨大的核電站。
沒有錯,這個核電站是采用核聚變技術的,也是燧人系在國內承建的三座可控核聚變發電站之一。
目前可控核聚變技術,無論是燧人系的湯谷型,還是中核集團的金烏型,技術都發展到了1.5代。
由于計劃非常急促,可控核聚變發電站都是一邊建設,一邊研究改進的。
1.5代技術,比起原始的湯谷型可控核聚變技術,技術提升的地方,在于發電效率的提升,以及系統體積的縮小。
用地熱發電站作為掩護,一方面是因為雪域區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另一方面,燧人系是在故意誤導外界。
近期燧人系的科研部,發表了很多關于地熱能的論文,比如月球地熱能的開發利用、西南地區的地熱能開發利用,還有超深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之類。
其中超深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就是戰略忽悠的重點,甚至不惜通過幾個“隱藏”已久的棋子,將一部分模棱兩可的情報,泄露給外面。
營造出燧人系已經研發了一種新的技術,可以開發地下深層的地熱能。
至于出現頻繁的中微子信號,那是以為挖到了地下巖漿,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的巖漿涌上地面。
至于外界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黃偉常和秦勵章交換過一些情報,通過北美和西洲地下的順風耳系統,他們基本可以確定,對方已經相信了。
就在兩個月前,諾亞會在俄勒岡州秘密設立了一個地質研究所,然后開始打洞。
同時還調集了一大批地熱能的專家學者,以及五個相關的企業,開始攻關深層地熱發電技術。
確實這個戰略忽悠,也不完全是忽悠,深層地熱能的潛在發電量,可以媲美可控核聚變。
畢竟地幔上層,就是巖漿的發源地,這些熱能來自地核地幔的核衰變,以及核裂變。
但是深層地熱能面臨很多技術難題,單單是高壓高溫和放射性,就足以卡死人類了。
設想是美好的,但奈何材料扛不住。
只是諾亞會不得不硬著頭皮跟進,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全球冰冷,能源問題會凸現出來。
要么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開采成本正在變得越來越高,地表淺層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遲早會開采殆盡,越往下挖掘,成本會越來越高。
要么減少大量的核電站,問題是核燃料并不是無限的,特別是目前的核裂變主要原材料——鈾235,地質豐度非常低。
而且全球鈾礦儲量最大的地區,是澳洲,占全球總儲量的28~30%左右,第二名是哈薩克19%,然后是露西亞、楓葉國等地區。
諾亞會控制下的美洲,擁有的鈾礦儲量,大概只占全球的22%左右。
雖然已經啟動了釷元素核裂變反應堆的科研項目,但目前技術還不是很成熟,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沒有頭緒的情況下,核裂變又面臨原材料短缺,因此必須為以后考慮。
燧人系在“秘密”研究的深層地熱能技術,成為一條快速獲得能量的渠道。
被忽悠去搞地熱能的諾亞會,并不知道,燧人系的深層地熱能發電站,其實是在掛羊頭賣狗肉。
黃偉常一行人,經過一系列檢查后,才進入到核聚變發電站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