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
臨近北半球的冬至日。
在那曲轉了一圈的黃偉常,帶著屬下搭乘列車,前往當雄城。
當雄位于念青唐古拉山的河谷平原,也是南下拉薩的必經之路,當列車停靠在當雄站的時候。
天上的烏云消退了,或許是山脈的阻隔,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雪域區,這里的陽光別有一番熱度。
助手低估了雪域區的毒辣的陽光,黃偉常拿出一瓶防曬油遞過去:“涂一下吧!不然容易紫外線曬傷。”
“多謝黃總。”助手也沒有客氣,急忙給臉部和裸露的肢體涂抹上防曬油,幾個沒有經驗的員工,同樣在涂抹。
帶上防雪盲眼鏡,眾人找到了等待多時的中巴車,和兩輛東風越野車。
車隊七彎八拐,開進一條隧道之中。
這隧道橫穿念青唐古拉山的東段北側支脈,溝通當雄城與納木錯,納木錯是一個大型咸水湖,也是古象雄文化的發源地。
其實為了發展雪域區,本土利用從五丁計劃中衍生出來的技術,在雪域區大量挖掘隧道。
畢竟雪域區有四條超級山脈,分別是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這些超級山脈群,嚴重阻隔了當地與外界的交通交流。
面對這種超級山脈,盤山公路根本根本沒有辦法建設,就算是勉強建了,日后的維護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就比如還沒有升級改造的219國道、109國道,在連續的暴雪天氣下,出現了道路被積雪覆蓋的情況,導致局部地區的交通大面積中斷。
而幾乎是半封閉的超級公路,不僅僅清理積雪的速度超快,而且底部的鐵路,基本不需要擔心天氣變化。
全線貫通的318國道,成為雪域區的交通生命線,這才是雪域區未來的交通發展方向。
因此雪域區的很多道路規劃,都采用兩手準備。
一是布置臨時的水泥路,這些臨時水泥路,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豆腐渣工程,主要是為了保證幾年的交通即可。
二是規劃好超級公路的主干線和支線,那些規劃設計,都非常超前,至少要保證建成后,未來一百年內,不需要大改動。
比如現在黃偉常車隊經過的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隧道,就是一條超前規劃的山地隧道。
類似的山地隧道,建成的、或者在建的、規劃中的,在雪域區不在少數。
由于考慮到雪域區,未來可能遇到極端的暴雪天氣,在這一地區設計的超級公路,都加大了公路的封閉穹頂。
而且這些封閉穹頂,還有隱藏在第二層的鐵路,也成為其他勢力非常忌憚的因素之一。
超級公路的防御強度非常高,而且隱蔽性非常強,外太空的間諜衛星,沒有辦法監控這些超級公路的內部情況。
這種情況,導致各大勢力很難判斷,兵力和物資的調動。
加上很多隱藏在山體中的倉庫、地下基地、地下工廠,外界對于這些東西是沒有辦法精確計算的。
鬼知道那些大山深處隱藏著什么。
黃偉常要去的地方,就是其中一個隱雪區域,出了長達22公里的隧道,向西南方向前進了14.6過來左右。
一行人來到了納木錯地熱發電站,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