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科幻小說 > 納米崛起 > 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

          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2 / 2)

          而從內部剖析的三維立體圖層來看,里面還有一個球型結構,以及24條納米管。

          方同風轉過頭來解釋道:“這個結構是為了保證納米機器人的通用性……”

          “通用性?”張雪林不太理解。

          “這個通用性,代表這種納米機器人只是一個基礎,它可以通過搭配不同的外掛,實現不同的功能。”

          其實納米機器人在大中華并不是沒有,比如以納米技術起家的燧人系,將研究了十幾種可以初步應用到納米機器人。

          但是這些納米機器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們都屬于專業的納米機器人,是專門從事單一功能,而專門設計的納米機器人。

          這種專業納米機器人,好處是工作效率比較高,不好的地方,就是功能太過于單一,難以應付一些特殊情況,或者復雜的化學環境。

          方同風等人設計的通用納米機器人,則是一種多功能納米機器人。

          解釋了一遍后,接下來方同風便調出一部分外掛分子。

          比如往通用納米機器人的氮球核心內部,通過電化學技術的配合,注入鐵分子,將可以生成強電磁納米機器人,這種納米機器人可以在通電的情況下,形成強度可媲美銣磁鐵的磁性。

          如果是在零下24.2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該納米機器人需要消耗的電能,可以減少大約43%左右,同時磁性提升到銣磁鐵的2.14倍左右。

          這種超強磁性,賦予了這種納米機器人,極強的可操控性。

          目前通用納米機器人的外掛分子,方同風團隊一共研發了7種,另外其中4種外掛分子,是可以組合在一起的。

          比如,其中一種外掛分子:n8—si4,這種外掛分子和通用納米機器人組合后,還有可以接入其他的外掛分子。

          這種n8—si4分子,其主要功能是快速分解特定的有機物,類似于n16,但是相對可控程度比較高一些,該分子可以對應537種有機物,進行定向分解。

          結合了通用納米機器人后,可以通過加載其他外掛分子,讓n8—si4分子在人體內部,進行控制運動,包括突破血腦屏障之類。

          在治療腦血管瘤、腦癌之類,有非常重要的應用潛力。

          畢竟大腦中的手術難度非常大,風險性也異常高,其他的放射性治療、化學藥劑治療,對大腦的損傷也非常大。

          哪怕是現在越發精細的金納米光熱刀技術,對腦癌之類,仍然要非常小心。

          但納米機器人卻不一樣,直徑只有72~150納米的納米機器人,可以很容易突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內部。

          然后啟動有機物定向分解,迅速殺死癌細胞,做到無創手術的目的。

          對于很多患者而言,有時候并不是死于癌癥,而是因為手術帶來的損傷,加速了人體生命力衰敗。

          特別是放射性治療,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技術,對于患者的生命力消耗太嚴重了。

          納米機器人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種類型,包括溫度、光波、電磁波、聲波,都可以用于控制。

          而方同風團隊研發的通用納米機器人,其內在的控制方式,是電磁波中的中長波,但可以通過加載外掛分子,實現其他方式的控制。

          這種多元化的控制方式,有利于該納米機器人在不同環境的應用。

          而且這個技術,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之前國內的各個研究所,研究了不在少數的納米機器人,這些項目中,成功的寥寥無幾。

          但這并不代表這些項目都是沒有用的,一部分項目已經做出了半成品,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控制方式,不得不擱置下來。

          n8—si4分子并不是方同風團隊獨創的,而是哈工大材料研究所研發的半成品,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控制方式,才沒有被投入使用。

          而方同風團隊是直接拿來當外掛分子,讓n8—si4分子獲得了控制方式。

          最新小說: NBA:開局一張三分體驗卡王毅詹姆斯 王毅詹姆斯 我真的不想掛 你看起來真的好甜[娛樂圈] 校草養的小龍崽逃跑了 重生后我成了反賊的馬仔 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計劃 喻色墨靖堯 喬念葉妄川 快穿:那個炮灰我穿過顧陌歐司承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