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本來就不屬于這個世界。
現在聯邦養著這些實驗體,一方面是出于人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觀察這些實驗體的轉基因效果。
聯邦之前制定過“女媧計劃”,也是研究人類基因進化的生物工程,只是聯邦的方式,相對比較溫和。
特別是隨著學園都市區的全面設立,聯邦對于所有的新生兒,都有持續不斷的跟蹤研究。
這種研究看似吃力不討好,實際上由于聯邦人口足夠多,每年誕生的新生兒也非常多,有足夠的基因樣品。
龐大的樣品,以及不留余力的跟蹤研究,讓女媧計劃進行得非常快,雖然只有動物實驗,但女媧計劃的研究員們,敢拍著胸口說,他們在人類基因的研究上,比諾亞會更加全面和安全。
其實無論是諾亞會的“新人類計劃”,還是聯邦的“女媧計劃”,都是研究人類基因序列,試圖找出具有優勢的基因,將這些優秀基因集中在后代身上。
但兩者的實現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區別。
就好比,一個是劍走偏鋒的速成邪功,另一個是基礎牢固的正道武功。
諾亞會為了追求速度,盡快獲得對抗聯邦的優勢,只能使用激進的“新人類計劃”。
而聯邦則穩坐釣魚臺,自然不需要太過于激進,因此采用跟蹤研究新生兒的“女媧計劃”。
新人類計劃看似速成,但是由于基礎不牢固,很容易導致實驗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后遺癥。
女媧計劃實際上并不慢,前期的龐大投入,只是為了打基礎,一旦基礎完成,后面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就比如現在,女媧計劃已經搜集了1.4億名新生兒的基因,并持續跟蹤了很長一段時間。
第一批被納入觀察的新生兒,現在已經5歲多了。
隨著樣品越來越多,女媧計劃的研究員們在其中,發現了以往沒有發現的東西。
而聯邦兼并諾亞會后,新人類計劃的成果,自然也被聯邦全盤接收過來,雖然沒有繼續進行新人類計劃,但新人類計劃的很多人體實驗,其實給女媧計劃帶來很多參考。
畢竟女媧計劃沒有真正的人體實驗過,最多只有動物實驗。
在新人類計劃的一系列成果中,研究員們驗證了好多猜想。
包括基因片段之間的整體關聯、環境對基因的二次影響、單基因子與復合基因子的存在等。
雖然聯邦討厭諾亞會的毫無底線,但那些技術成果,本身并沒有什么錯誤,真正有錯誤的,是將技術用在作惡上的人。
從客觀來講,新人類計劃的數據,讓女媧計劃的進度,加速了5年左右,也避免了很多雷區。
楚軒和周豐沃,默默地注視著那些孩子。
這些孩子的存在,就是諾亞會永遠無法洗白的原罪。
楚軒開口吩咐道:“盡力讓他們的余生,都快樂的活下去吧!”
“我會安排好的。”周豐沃也沒有拒絕。
另一邊,諾亞會的一眾高層,也終于迎來了他們的結局。
一份份關于諾亞會作惡多端的文件,被解密公布出來,自然包括了“新人類計劃”。
這些機密文件的陸續公布,頓時引起來民間的群情激憤。
隨后聯邦做出決定,在安置諾亞會高層的島嶼,釋放N14有機物分解劑,徹底將這些人抹除得干干凈凈。
顯然聯邦并沒有信守承諾,而是秋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