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沒有別人冒頭的份?因為此去誘敵,不但需要冒險,還得功夫夠高才行。
此人必須將清軍誘進了峽谷后自行脫身,然后徒手攀上陡峭的懸崖,屆時沒有任何援手,也沒有足夠時間差。
如果做不到,就會給清軍增加俘虜和人肉盾牌,設伏就成了空談。
即便脫身了也不意識著安全,兩側的山崖上就會砸下雨點一樣的手雷,還會有大量的火箭巢向峽谷里射擊。
攻擊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不管是手雷還是火箭巢都不認人,一不小心就會跟清軍一樣粉身碎骨。
陳家溝加八卦教,只有三個人可以達成這樣的任務,陳長興、楊露禪加陳玉娘。
其實陳玉娘只能算半個,沒有登山爪的輔助她爬不上懸崖,她的功夫還沒有陳長興和楊露禪這樣轉運自如。
除了以上這些條件,還要再加一重,沒有足夠的演技是沒有辦法讓清軍上當的。
所以陳長興力主由他出面,他可以激怒方子敬,麻痹清軍的主將,也能脫身。
清軍絕對估不到還有一個龍潭虎穴在前面等著他們,這是一條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絕戶計,沒有人能猜到陳家溝會賭這么大。
雙方有心態差距,清軍必然以為他們興師動眾、重械重兵有優勢,所以主將肯定求穩。
就目前的情勢來說清軍耗得起,而陳家溝和八卦教都耗不起,只能出奇,不能堂正地進攻,把伏擊戰打成持久戰就麻煩了。
得破掉清軍求穩的心態,得讓他們急起來,只有把方子敬撩撥起來才會出機會。
他再怎么厲害也估不出這么短的時間內陳家溝和八卦教能發展到這樣的程度。
所以決戰前得先讓清軍趟一趟地雷陣,產生一種陳家溝已經手段盡出之感。
方子敬和楊遇春已經感覺得精疲力竭了,清軍花了半天時間,連個十里地都沒走完。
他們意識到陳家溝埋了地雷后也做了調整,沒有全軍進擊,而是讓一隊士兵以長桿掃地,先探路,再前行。
可他們的想法還是沒能脫出藩籬,長桿能觸發壓發雷,可壓發雷也是跳雷,里面有彈簧的,跳起一米多高的跳雷一爆炸,就是滿天花雨的鋼珠。
為了這個,清軍前前后后又填上去了百多人,才清出了幾十顆地雷,到后來即便是抽生死簽都沒有人再愿意去了,士氣低沉,連敵人都沒見著隊伍眼看就得嘩變。
楊遇春是愛兵的,他強行頂住了急紅了眼的方子敬,沒有再派兵前往,而是騰出了一批戰馬,在戰馬背上綁著樹枝來開路。
這一次倒是清出了兩百來顆地雷,可楊遇春心也像被掏了個洞血流不止,兩百多匹健馬啊,都是上好的戰馬。
再看向前方,還有十幾里地才能進入峽谷,楊遇春頭皮也麻了,什么時候是個頭喲。
這時方子敬也冷靜了下來,跟楊遇春又是道歉又是折節攀交,來了出將相和,終于把文武針尖對麥芒的對立給消彌了。
楊遇春大度地一揮手:“無妨,方道臺無需內疚,非我軍不力,實乃匪軍過于狡猾,非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