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禪交待過阿難,這一仗不許打亂仗也不許一哄而上,只要守好清軍的退路不讓他們突圍就是全功。
如果清軍非要揪著他們打,那就拉開距離布成厚厚的陣勢邊退邊打,搞車輪戰,絕對不允許攪成一團。
如此一則以逸待勞,二則可以發揮單兵武力的優勢。
冷兵器年代,以少量人鑿穿對方大部不外乎就是敢拼,在小范圍內集中優勢兵力欺負別人,然后把對手的膽嚇爆,這樣就贏了。
這種打法遇上烏合之眾還行,碰上訓練有素的對手就是送菜。
現在楊遇春的意圖也被破解了,阿難不讓部眾沖上前與清軍纏斗,而是遠遠的用弓箭招呼。
清軍沒了火槍,弓手的射程又不夠,就只能繼續單方面挨揍。
楊遇春想指揮清軍沖鋒,對方馬上向兩邊飛退,弄出了個大口袋來。
楊遇春哪敢往里鉆,真進去了磨也磨死他們。
就這么拉鋸著,清軍終于崩潰了,因為里面陳家溝的數百人也殺出來了。
這幫人戰力更強,就如同一把燒紅的利刀切進了冷凝的油,碰上的清兵不管是小卒和是都統一級的將領,都得往天上炸。
全是被打飛發送的貨色,誰讓陳家溝這幫人更懂借力呢,清軍擊出的力氣越大,被借力的勁力就越強,再還回他們身上的力道就越猛。
雙方一接觸,一個回合下來就被拋飛了幾百人,這下清軍是徹底沒了斗志,誰也不愿意像一團爛肉一樣被摔砸在地,沒見同袍連聲都吭不出來了嗎?
有清軍干脆就將手里的武器一拋,舉起雙手就跪倒在地,投降,投降還不行嗎?別打了,看著都覺得太痛,沒碰著便哭爹喊娘了!
沒用,領頭的是楊露禪,年紀太輕,也不想對清軍講武德,因為清軍來這不是比武來著,是準備來屠殺的。
沒見方子敬都捉放兩趟了,結果一次比一次狠,一次比一次不像人,都是狼崽子,放了,下次咬回來更起勁。
所以即便是跪地求饒的清兵,楊露禪要么打暈,要么卸了手腳關節,先痛一會吃點教訓再說吧,反正又不要命。
他這么干,陳家溝的青壯們也跟著有樣學樣,他們也生氣,家園差點就被毀了,真要被清軍殺進去,家里的老弱婦孺能有個好?
陳長興就體面多了,只須運勁往清兵身上一戳,對方就不動了。
楊露禪看到眼前一亮,邊打邊湊了過去,幫著陳長興解決旁邊的騷擾,一邊偷學絕招。
不過看了好一會依然沒能弄明白,干脆直戳戳問:“爹,這招什么道理,穴位都不固定。”
這一回楊露禪發現喊爹喊得特順氣,果然,抱大腿什么的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有好處掛在跟前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