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有意無意地說不定哪天他就調回北平了。
洪熙官覺得那感情好,有機會再合作,不過下次再合作洪熙官打算就不給錢了,贏家通吃,全歸他。
大典全部都會運回云霄,制作活字版重校重印,一套油印設備已經弄了出來,可不能再讓這部煌煌巨典又一次付之一炬。
洪熙官貪婪地瀏覽著一卷又一卷的《永樂大典》,很快一個他期盼已久的迷底就將揭開——他們能不能將《永樂大典》的內容搬運回現實?
如果能,則說明夢境真的是可以干涉現實的,如果不能,那就得找出問題所在,無論如何,都對于破解夢境有莫大的作用。
運書的事情還是交給頭號鏢師苗顯,洪熙官又乘上了船,這一次的目的是京師北平。
這次出來就只剩下一事未定了,船行一水間,洪熙官希望很快能有一輪圓滿的明月照著他回還。
馬寧兒被西域番僧帶到了帝都,駐進了白塔寺里。
也正常,黃教喇嘛地位尊崇,當然是駐蹕名剎聽宣,馬寧兒作為他寶貴的實驗體,怎么可能不帶在身邊。
自從苗顯離開云霄出來行走,便組織起一隊人手,往返各地傳遞消息,跟蹤馬寧兒的任務也是從那時起被洪熙官交了出來。
其實是笨辦法,用最傳統的留印記的方法標示去向,接頭人看到印記再尋蹤查訪。
效率是低了些,但肯定安全,非要搞人員接頭,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如同這一次洪熙官找馬寧兒,確實挺費勁,白塔寺里都是黃教喇嘛的人,如果貿貿然闖進去,那就得群毆了。
甚至馬寧兒進京后有過一段時間洪熙官都以為這條線索斷了,沒想到過了幾個月之后,他的蹤跡又才重新出現。
以洪熙官的分析,應該是西域蕃僧帶著馬寧兒出來過,也不知道是辦什么事情,才給馬寧兒尋著機會留下標記。
至于具體的情況,一個標記也說不清,洪熙官此行最大的風險就在這里,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有可能被對方打埋伏。
他也不敢確定催眠能不能穩固,萬一是馬寧兒覺醒了,那在前方等著他的就是龍潭虎穴。
因此洪熙官收到消息便嚴令教眾不得多事,不能擅自與白塔寺的僧眾接觸,一概與此事脫離,等他親自來解決。
他也沒打算能快手搞定,到了京師,洪熙官先以福建茶葉商人的名義租了個寓所,尋機慢索。
別說路引,對于洪熙官來說,制作一個假路引很難嗎?上網找一找官印的樣式弄個蘿卜章,假的也成了真的,城門關卡的清兵和里保難不成還能聯網查驗?
至于為什么以福建茶葉商人的身份,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地跟白塔寺的喇嘛接觸。
西域一地,都是茹毛飲血,全是葷食,離開茶葉活不下去,喝奶茶就是為了茶葉里的維生素,有了茶才能不生病。
而福建又是國內最大最好的茶葉產地,能提供好茶葉。
黃教喇嘛更講究身份等級地位,他們當然需要最好的茶葉,洪熙官以福建茶葉商人的身份可以光明正大地跟他們談生意。
于是,進京數日,上下打點混了個臉熟了之后,洪熙官才前往白塔寺敬香禮佛。
談生意也得先講個誠意不是,想賺人家的錢,就得按人家的規矩來。
第一次上門,不可能直接就找對路,洪熙官捐了些香油,又在白塔寺里游逛了一番,就打算打道回府了。
知客僧是個體面人,知情識趣,下一次再來找他就對了,應該能見到寺里說話算數的話事人。
可當洪熙官出寺時卻被待衛攔住,寺外來了一隊人馬,將閑雜人等都擋在了兩邊。
一匹高頭大馬上騎了個滿族大員沖進了白塔寺,看打著的牌號,來的是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