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官這一次是錦上添花,他提出想去布達拉宮瞻仰一番,如果能有活佛傳度坐床的話,他愿意皈依密宗門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只有親自去藏地和草原一趟,才知道那邊的情況。
同時也只有到了那里,才有機會對密宗的一些個隱秘下手。
至少醫理和灌頂**就讓洪熙官掉口水,看起來就是洪熙官現在專注虔誠的模樣。
“弟子多日來不斷摹刻佛像,又受上師們誦經感召,便生了親近之心,想去圣地親聆佛音觀摩盛景,請上師成全!”
不僅要成全,還得親自成全。
桑結都激動得渾身發顫,就連手里的奶茶都撒出了幾滴,沒法抑制,他都能想見自己加冕圖克圖的樣子,甚至甲波朱古都可以一窺。
甲波朱古是藏地攝政法王,歷來有四大林之說,即功德林(濟隆活佛)、丹吉林(第穆活佛),策墨林(策墨林活佛)、錫德林(熱振活佛)。
不要小看洪熙官能給密宗帶來的利益,西班牙海盜可以用玻璃球劫掠一國,骨瓷幫密宗傳法天下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清國將歐洲列強四處劫掠來的白銀吞了個七七八八,清朝天下第一的財力和白銀出超,其實就靠貿易。
這里面主要的商品就是茶葉、絲綢和瓷器
所以說信了清朝閉關鎖國的人該醒醒了,封閉僅僅是單向對國內的漢人進行而已。
瓷器的力量就是有這么大,在桑結看來,將洪喜引入密宗,不那么保險的泥玉佛器就完全由密宗說了算。
有了獨一等的傳教法門,拓展信眾還不是手到擒來,什么功德能比得上這個?
要不是班禪和**需要轉世靈信,登頂都有可能。
想一想,以一己之力讓佛土倍增甚至延及天下,哪一任活佛有過這樣的功績?
想到將來端坐布達拉宮萬眾來朝的場面,桑結的臉都熱血上涌憋得通紅,洪熙官都怕他血壓高腦梗了,無量壽佛!
如果洪熙官愿意讓桑結做為接引人,雖然不能像坐床灌頂的上師那樣直接受益無匹,但接引人也可以由教徒終生供奉。
因為密宗都有一個傳統,信徒要向上師奉獻財產,送得越多越虔誠。
這個供奉還是自愿的,一般的規矩是信徒財產的一半,當然也不乏全部。
唐僧的紫金缽了解一下。
桑結不需要什么錢財,只要洪熙官把泥玉供奉給他就萬事大吉,只要手里掌握著泥玉,四大林就一定有桑結的一個位置。
當然桑結可不會跟洪熙官說這些,羊羔還沒有進到羊圈呢,還不是磨刀的時候。
當務之急是要穩住洪喜,不斷地跟他談佛,讓洪喜對西天圣土的向往升華。
說穿了就是畫大餅許宏愿講得天花亂墜,最好將洪熙官講到蒙頭去,到時只要洪熙寂納頭一拜,這事就成了。
于是桑結斷然決定:“洪施主,貧僧將與施主一道前往拉薩,并將親自擔當施主的接引之人。”
他是要將洪熙官給看住了,并趁著到藏地的路途給洪熙官洗腦。
至于白塔寺的住持,哪有四大林的活佛重要,可以舍了。
洪熙官還發愁到了藏地該怎么混了,沒想到桑結自告奮勇,那感情好。
離開京師到藏地有好長一段路程呢,這中間有的是機會將桑結催眠掉,到時桑結腦子里的信息就是洪熙官腦子里的信息,桑結還真是個上好的傳渡接引者,掏心掏肺那種。
兩人都是一副心猿難抑蠢蠢欲動的樣,接下來的事就好談了。
洪熙官走了,馬寧兒這里也得有人接著照料,幸喜現在交流溝通不是問題了,選兩三個心靈手巧的天地會成員來頂替,接茬雕刻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