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還有很多人說土豆的推廣不易是因為毒性的問題,那就講笑了。
魔芋那樣毒性更大的食品,在華夏都有兩千多年的食用歷史,這是有文字記載的,而且連如何去毒有什么用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晉代左思《蜀都賦》原文:云蒟蒻其根白,以汁煮即成凍,以苦酒淹食,蜀人珍之。
宋代《開寶本草記》:根摩傅痛腫毒,有效。搗碎以灰汁煮成餅,五味調食。
難道國人還搞不定微毒的土豆?
同樣的高產作物,同樣在萬歷年間進入中原,番薯在饑荒時傳入了福建,福建巡撫就用它緩解了災情。
而土豆卻被作為宮庭美食,被困在了深宮大院里出不去。
誰會信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官員們看不出它的高產耐旱?只不過大家都沒空去做這樣的事了,都忙著黨爭呢。
明朝確實不咋的,可到了清朝也沒好多少。
康熙看出來了,可看看他剛才的表現,他認為百姓們不夠餓,士紳們吃相不好,還有一些地方不聽話,給他們吃飽了會造反。
不能讓人吃飽了撐著,這是何等令人懵逼的想法。
饑有食啊,多么純樸簡單的愿望,不行,因為草民們不夠聽話。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就像有皇帝說饑民餓了干嘛不吃肉羹一樣,他們是真不懂嗎?還是裝不懂呢?
不是搞不定土豆,而是搞不定下面那些不聽話的百姓,于是像《天工開物》這樣的書被禁了,誰讓宋應星教會這些百姓不依賴朝廷呢。
搞不定問題還搞不定提出問題的人?
一句話,夏蟲不可語冰,著眼點不在一個頻道上。
同樣的事例還有一個,康熙是學過《幾何原本》的,后來仍有康熙親自作注的滿文《幾何原本》存世。
他肯定知道幾何原理對營建的作用,與大臣們討論河工他還提出了測量辦法。
凡事有但是,康熙不在國內推廣《幾何原本》,不但不推廣,還禁絕了,是的,《幾何原本》在清朝是禁書。
不是一個皇帝禁,而是康熙禁了雍正禁,到了孫子乾隆還禁,接著嘉慶道光又照祖宗教誨辦,然后慈禧再接力。
讓你們覺醒了滿清往哪擱?
數學都禁?對,數學都禁,就是要草民們不識數!
韋小寶是個識數的,他不愿在這一點上與康熙多廢口舌,反正這個小皇帝要什么只要咱能拿得出那就給他吧,過后一把收回來就行,連本帶利。
康熙對韋小寶的知情識趣很滿意,他連讓韋小寶啟蒙識字都沒提,只是跟海大富說了句:“此子可堪大用。”
看,文盲不要緊,只要聽皇上的話能替他忠心耿耿地辦差就行。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康熙將韋小寶丟進了布庫的陣列中,操練去吧。
可憐韋小寶,一沒基礎,二來生身吃虧,三還得展現演技,一天下來,摔得是鼻青臉腫。
康熙看了還大為欣喜,指著韋小寶哈哈大笑:“這才是狗奴才該有的樣。”
還得了康熙賞賜的十斤土豆,宮中早就種得到處是了。
韋小寶不得不在心里暗罵:“你才是狗呢,你全家都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