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鰲拜和豪格的后手,也只有他們手里拿著好幾本四十二章經,知道寶藏的秘密。
而且他們麾下有高手,能伏擊小桂子并將其斬殺。
實在是太可惡了,奪位失敗還要拖著康熙墊背。
這條一桃殺三士的計策很毒,將寶藏的消息泄露出來,讓八旗離心離德,朝廷已經被他們弄得分崩離兮,祖宗基業眼看就要塌了。
康熙是怎么樣都想不到韋小寶是假死脫身,他現在對豪格既充滿了憤慨又感到害怕。
這個伯伯太強太會隱忍,就像一條躲在陰影里的毒蛇,隨時準備躥出來咬人。
可康熙也實在想不出什么好招數,八旗貴族現在個個心懷詭胎,不但想著寶藏,還把目光瞄向了九五之位。
如果能搶到寶藏,再拉攏一批人,有錢有兵馬,沒準他們也能坐坐皇位。
誰讓愛新覺羅家不爭氣呢,好好的大清糟蹋成現在這個樣子,愧對祖宗!
當年跟著圣祖爺起事,各家也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拼殺出來的,現在康熙和豪格因為爭位把屬于大家的鐵桿莊稼毀了,那就不能怪他們不守誓約。
旗主貴族們有了想法,支援皇宮的心思也淡了,紛紛抽離人手,開始合縱連橫,康熙的援軍沒來。
打到半夜,各旗的旗衛們只留下些散兵游勇呼喝支應,真正的主力早就沒了影。
班布爾善當然也從中感受到了點什么,戰場從焦灼轉向了松垮,一定是有事發生。
命人一打聽,班布爾善樂瘋了。
本來他負隅頑抗是為了保命,沒想到天上砸下了個大餡餅。
鰲拜死了、豪格臭了,現在最有機會、最有名望的反而變成了班布爾善。
他是康熙的族叔,跟豪格和福臨是一輩的兄弟,正值壯年,戰功赫赫。
往上數同一個圣祖爺,往旁邊看與各旗沒有很深的牙齒印。
往下算不管是豪格的手下還是鰲拜的嫡系,想活命都得投到班布爾善麾下。
只有班布爾善當了皇帝,這些人才有活命的機會,還能更進一步洗脫罪名,保住他們的紅頂子。
搞來搞去,最后全便宜了班布爾善。
他當即決定停止攻擊,不打了,與各旗談判會盟。
而且班布爾善還光明正大,一點也不怕手下知道,他是這些人眼前的出路和希望。
班布爾善還讓人朝皇宮里喊話,針對的目標是康親王。
只要康親王罷手,聯手廢了小皇帝,并支持班布爾善,那么他也不追究康親王跟他們動刀子的仇怨。
就是陽謀,如果康熙把康親王給做掉,小皇帝就會陷入眾叛親離的絕境。
如果康親王被說服帶頭投降,那康熙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