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命人將公告發了出來,對百姓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這樣一來,最起碼圣臨城百姓對朝廷的信任是能恢復的。
圣人的威名并沒有倒塌,這件事兒也與史大人無關。
鹿鳴學堂的校長雖然自稱有罪,但那是他的學校,是他的雕像,都不用大規模的通緝。
只是因為他有辱圣賢,希望他能回來投案自首也就罷了。
而另外一個好處則是史大人的名聲保了下來。
他完全就是一個趕上碰巧的人。圣人雕像的坍塌完全是因為有人在蓄意破壞,跟他沒有關系。
這樣一來,民聲轉變,史大人的夫人也在京中好好地運作關系。
史大人回京的事情,也就不會被叫停了。
之前在鹿鳴學堂中受了史大人教導的一眾人,也不用尋找其他的老師了。
今年固州的舉子在會試當中依然可以考出一個好成績,給固州的文官圈,留下一個較好的政治土壤。
但是在私底下,他們三個卻緊張了起來。
他們知道的事情要比百姓們多得多,那涌金壇里面封印著一個上古的金魔將。
現在壇子被打碎了,金魔將溜了出去,卻不知道在哪里。
這個事情已經不是他們圣臨城的軍事力量能夠控制得住的了。
于是都指揮使去聯系了魯山兵團的兵團長,魯山兵團那邊立刻就出動了上千的士兵,對圣臨城周邊進行了搜索。
同時,精神已經錯亂了的老金也被送回給了他的父親,也就是魯山兵團的兵團長。
他對自己聰明的兒子竟然變成了這樣,表示非常的震怒,于是又加派了兩千人,一定要將這個金魔將找出來。
一時間,圣臨城周邊的氣氛非常緊張,關于之前朝廷發布的公告,也有了許多不一樣的猜測。
很多人都覺得鹿鳴學堂的校長只是被退出來頂鍋的,誰知道真相又是什么樣的!
布政使這邊只能加派人手,對百姓的謠言進行疏導和糾偏,但實際效果卻容易越來越偏。
史大人這邊收到了京里的消息,便準備回去了。
臨走之前,他把沈繼叫了過來,給他留了幾篇題目,并親自幫他做了一個大綱。
只要史大人能夠成為主考官,那么考題必定會從這幾個范圍里面出。
沈繼只要按著史大人的出題思路進行回答,到時必定會榜上有名。
這也是史大人對沈繼的報答。
當然史大人依然不知道沈繼身為太子,為什么一定要考科舉。他也不知道知道自己的這點報答,沈繼能不能看得上。
他可是太子啊!
自己這種公然的透題行為,會不會被他日后當作把柄啊?
史大人也不清楚,但史大人現在也只能揣著明白裝糊涂,先把好處給到沈繼,表明自己跟他是一條心。
沈繼可不管背后的那些事兒,他想娶魏思如,就一定要考中。
對于史大人的作弊行為,他覺得問題不大,并對史大人表示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