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就能清晰感應到天鵬舟的存在。
‘看來接下來不會寂寞了。’楚牧心中自語一聲。
不管是蓬萊商會還是其余勢力,接下來都將對這艘鯤魚舟鍥而不舍地追索,上天入地也要把其奪回。
這樣一來,補天魔道那邊應當就沒多少余力去顧及了。
與之相對的,楚牧這邊的壓力就大了,不只是鯤魚舟,甚至連朝廷那邊也可能已經察覺到紫薇帝君的出現,畢竟就楚牧的估計,朝廷和大乘教這兩方十有八九是手持部分封神榜的。
下意識的,楚牧的腦海中就出現了《太上感應篇》的內容。
這門功法雖是糖衣炮彈,但不得不承認這糖是真的甜。若是能夠修成《太上感應篇》,那對于楚牧的裨益是超前的。
不單是因為《太上感應篇》能夠分化出善惡兩道化身,更是因為此功乃是太上魔尊這位太清之道的大成就者所創。
楚牧的太清之道,乃是借晏青奚和白玉瀾這兩位太清道脈的真傳弟子之功,進而參悟《道德經》所成,雖然他以數百年的閱歷和自身的天資平衡了三清之道,成就三清合一,但不得不承認,比起直接踏在巨人肩膀上,從一開始就參悟前人功法的上清、玉清兩道,太清之道還是稍微弱了那么一絲絲。
若是能得悟《太上感應篇》,這對于楚牧的武道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而他之所以在此刻想起此篇功法,自然是有抱著修煉的念頭。
‘這具身體乃是我在第五次穿越時的‘他我’,雖一直封在昆侖鏡之中,形同化身,但其本身卻是具備獨立的元神甚至獨立意識的,以此身試水,卻是正好。’
楚牧的每一世實際上都是獨立的,只不過因為他本體所具備的部分大羅本質,才能將這“他我”融合。這具身體,以及體內的元神、意志,雖是和楚牧本體同心,但較真起來又是獨立,完全可以試著去修煉《太上感應篇》。
‘若是能順利修成,且撇除了后患,那自然是最好,若是不成,那便干脆毀了此身之力,只留最關鍵的一點本質融入本體,那也無妨。’楚牧心中想道。
他這人是絕對不容許有其他自我意識存在的,哪怕是和本心同念的化身意識也不容許。所有的化身、“他我”,都是由楚牧的本體意識掌控,同心同源,不容分化。
“天一,”楚牧問道,“我們此時在哪?”
天一聞言,手按陣圖光柱,調出一副海圖,略加甄別之后回道:“帝君,鯤魚現在快出東海了,按照伏九重原本的計劃,乃是駕著鯤鵬舟出東海,行過渤海,直入無量大海深處,避過上清道脈和朝廷的耳目,待將鯤鵬舟全盤掌握之后,再駕駛此舟返回補天道,發動叛亂。”
無量大海之廣,無人可測,至少在現今的世道,還沒人聲明自己曾經抵達無量大海的盡頭,這天玄界,也不是如前世一般乃是星球,而是一片平面大陸,外繞無量大海。如今的四海,還有附屬四海的渤海、黃海等海域,都在無量大海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