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唐心嫁過門之后,黎家可是熱鬧了許多,而且這幾個孩子也經常來找嫂子。
這樣的氛圍,才是方氏喜歡的。
顧南雖然小了一歲,可是他聰明啊,從小那張嘴就叭叭的可比黎家兩個小子能說會道多了。
以一敵二最后他竟然也能吵贏了,得出來的結論卻是應該是黎江去上學。
而另外兩個作為弟弟呢,還小,應該要留在家里幫忙的。
“無恥,叛徒!”黎海指著黎江怪叫:“你也就比我大了十幾分鐘,好意思稱大王?”
唐心看他們吵夠了,直接一錘定音:“好了,別推脫了,三個人一起去上學一個都不少。”
三小只齊齊傻眼,一起把希望的目光投向黎母。
方氏攤手,很是無辜的說道:“現在是你們嫂子當家,看我也沒用啊。哎呀,人老了記性都不好了,我該去洗碗了。”
趁機,方氏逃離了這個現場。
其實她一直都知道上學不只是為了考試,能夠讀書識字對孩子們都是有好處的。
可是她性格軟,而老黎又是一個不管家里事的,孩子們商量一致決定不去上學了他們這些大人也就由著孩子了。
黎家的兩位長輩一向都是這樣的態度,只要是不干壞事,他們一向不干涉孩子的決定。
不想干活他們也都不會干涉,無所謂唄,無非也就是少干一天就要餓一天的肚子罷了。
餓幾天,孩子們不就懂事了?
黎喜月黎凱就是這樣被扭過來了,只是偷懶卻不會想著不去上工,要不然以他們頑劣的性子只怕早就成為了無賴二流子。
而顧老三更是一個大老粗,天天在外面忙碌了,顧南基本上都是在黎家待得多。
也就,一切行動向黎家的那兩個小的看齊了。
現在端看兒媳婦有沒有這個本事,把他們逼到學校里去了。
眼看著靠山都跑了,黎江黎海傻眼,顧南卻是十分認真地對著唐心說道:
“嫂子,你可以在黎家當家做主,可是不能做我們家的主。我爹說了,我可以不讀書不去浪費錢。”
說完,還高昂起頭顱,一副自豪驕傲的模樣。
唐心一點都不生氣,回房拿出自己的積蓄:
一分錢一張的毛錢十張,還有糖塊水果等等。
她將東西攤開放在桌面上,笑著說道:“去上學的人,每天可以有一塊糖或者一勺的白糖,堅持一個月天天不逃學就可以有十分錢的零花錢。”
她直接說的是十分錢,那聽起來可比一毛錢多多了。
雖然沒讀過幾天書,好歹每天跟家里這么多人混,三個小的也都還是會數數的。
按照嫂子的意思,一個月不逃學天天去學校的話,可以有十分錢;
還可以有,一、二、三……
天啊,整整三十塊糖?
三個人懵了,這是什么概念啊,以往過年的時候娘也只給他們一人兩塊糖的。
至于說零花錢,不好意思,那是什么東西?
他們從來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