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人和她上頭的那個婆娘都不是好的,無奈,黎家人也沒那個本事可以讓大姐脫離苦海。
所以到了小女兒頭上,她的婚事黎家二老就十分的重視,不希望再出現好的情況。
黎喜月開始發散思維,如果她只是嫁給一個城里男人,靠男人帶進城。
以后在婆家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被人瞧不起不說,只怕會日常被欺負。
如果是憑著她自己的本事進了城,說不定以后還可以在城里找一個干部當對象。
哪怕找不到市里的,在縣城里面嫁給一個干部也是好的啊,以后的日子一定可以過得比嫂子好。
搞定了刺頭黎喜月,黎凱那邊好說,吊著幾根大蘿卜蠢驢絕對上鉤。
思索了一下,唐心想著這可是大事,而且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商量一下。
于是在吃過晚飯之后,唐心非常鄭重的告訴大家,要召開家庭會議。
非常隆重的樣子,除了黎盛其他人都沒有缺席,甚至邀請了顧老三和顧南參加。
在唐心心底,把他們也都當做是家人的,因為知道公婆還有丈夫也都是非常重視他們的。
同樣的,三個孩子都一視同仁的參加這次的家庭會議。
因為唐心覺得,這樣可以從小培養他們家庭主人翁的責任感,也會讓他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他們是這個家庭中的一份子。
應該盡自己的力量,為這個家庭作出貢獻,從而對這個家更有歸屬感。
一家人全部落座之后,作為會議發起人兼主持人的唐心直接開口道:“今天的會議主題很簡單,就是家里人都要開始讀書識字。”
三個小的要去上學,黎凱黎喜月也要學習。
想了想,唐心覺得,公婆他們也不能放過了。
反正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大家一起學習她也只是多帶幾個學生,不需要準備更多的。
“全部一起讀書識字?”顧南幸災樂禍的看了看自己的親爹,又問道:“嫂子,是不是我爹也要跟著學?”
其實按輩分的話,顧老三和黎盛是同輩的,也就是說唐心應該是配合著喊一聲“三哥”。
那樣的話,顧南就應該是喊黎盛唐心叔嬸的。
可是顧南意識到,那樣的話,他也要叫黎江黎海叔叔。
那他豈不是吃了大虧?
所以顧南堅決不同意這樣的叫法,還是跟黎江黎海哥倆好,跟他們一樣喊唐心嫂子。
幾次糾正無果,看黎父黎母都沒有反對的樣子,顧老三也就沒有再說什么了。
老一輩人對于輩分都很講究,而且特別是針對小孩子,都要他們叫對人。
什么叔什么嬸什么爺的,在外面亂喊是會被罵的,特別是小孩子不能叫大人的名字。
方氏卻不相信這些,名字不就是讓人喊的嗎?
本來就是大兒子和小兒子之間相隔的歲月太大,才會搞亂了輩分。
所以顧南想怎么喊都行,不亂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