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唐心是一點都沒干涉,倒是王老師的母親在家里坐不住了,親自到了黎家一趟。
她和王老師的父親一起過來的,十分慎重的請求黎父黎母將疼愛的小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
古有名言抬頭嫁女低頭娶妻,但這也只是建立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
像王家這樣的情況,再對比老黎家,得知兩家要結成兒女親家了。
外面的人,哪怕是豐收大隊的人護短,也不得不說是老黎家的人高攀了。
所以對于王老師父母的低姿態,黎志榮和方氏都是十分滿意的。
主要是,他們的態度,也說明了,并不會過于看低他們的閨女。
于是就答應了這門婚事,黎喜月就這么的嫁了,不但是嫁給了城里人而且是一個很有底蘊的人家。
婚后王老師依舊是在公社中學當數學老師,正好可以順便教黎家的孩子們。
而黎喜月呢,則是在丈夫學校的食堂里做了臨時工。
讓唐心倍感欣慰的是,黎喜月工作之余還是沒有放松對學習的要求,如今關于時尚方面的知識是懂得的越來越多。
而對時尚的敏|感度也是越來越好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唐心知道,等市場真正開放之后黎喜月絕對可以在那方面大展拳腳。
如今小夫妻倆有了一個兒子,他們工作忙,孩子是留在縣城王老師的父母幫著帶。
每到周末的時候,他們也會回縣城去陪伴孩子。
有的時候,則是接了孩子一起到豐收大隊,探望黎父黎母兼之讓他們的兒子和唐心的孩子們玩耍。
出人意料的則是黎凱了,放在后世其實他也還年輕,不過擱這會兒也成了大齡男青年了。
結果這小子跟他大哥一樣,成了婚姻老大難。
讓方氏略微欣慰的是,這個臭小子跟大兒子還是有點不一樣的,那個時候大兒子是娶不上媳婦。
而這個臭小子呢,居然說什么要先立業后成家,男子漢大丈夫應該要先做出一翻事業再考慮個人問題。
考慮個P,方氏都想罵人了。
什么個人事業問題,要方氏說啊,這臭小子就是想著法子出門游蕩到處亂晃。
膽子可大著呢,不但敢自己一個人開了介紹信往縣城往省城跑,跟著他哥出車大江南北的也去過不少地方。
不過兒媳婦說啊,黎凱確實是一個有本事的,腦子也比別人靈活。
這幾年,其實也暗中做了不少事,且看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就知道了。
如此一來,方氏也就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了,反正她現在已經有了乖孫子乖孫女對就連大盤外孫也有了對其他的幾個不就只能是放羊了?
其實方氏也是怕,怕自己眼光不好,娶一個不好的小兒媳婦進門反而是會給家里帶來災禍的。
就像是大閨女,表面上看這幾年黎喜花干得很成功,是五星公社唯一且業績最為突出的女隊長。
可是她的終身大事,一直都是方氏的心結。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這女子啊哪怕是離過一次的也不可能一輩子不再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