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獎過后,來到了“最佳短片獎”。
聯邦“三特”電影節的電影短片劃分標準皆為45分鐘以內,本屆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的獲獎電影名為發條客,全片27分鐘,故事開始于主角誤入某地,意外發現這個地方的人背后都鑲嵌著一枚小小的發條。
在發條的控制下,大家按部就班地做事、生活。小孩子每天早上定時起床、定時偷偷倒掉一小半牛奶、定時上學放學、定時被鄰居家的小孩邀請并一起出去踢球,而他的母親也就是旅店老板娘則定時起床、定時做早餐、定時來到樓下前臺坐著,有人來就站起身說介紹詞、詢問客人、收錢并指路,沒人就坐著,一直坐著,呼吸和眨眼的頻率都一模一樣,從未變過。
主角觀察過后,非常好奇,于是趁老板娘定時午睡的時候拔掉了她的發條。
失去發條的老板娘在睡醒后并未表現出任何異樣,依然規律而穩定地工作著。主角疑惑后也沒了興趣,忘記了這枚放在自己衣兜里的發條。
他出門旅游,從景點轉悠到貧民窟,他看見一個流浪漢趴在地上,不知是死是活。他又發現流浪漢的背后只空出了衣服缺口,沒有發條,于是把從老板娘身上拔下的發條插到了流浪漢身上。
奇跡般的事情出現了,流浪漢開始蹬腿,他活了過來,但像是沒看到主角似的,直挺挺地轉身回到長椅旁癱坐著,時不時發出呻吟,伸手轉動面前的破碗原來他是定時乞討的乞丐。
主角不由露出笑容,覺得自己發現了巨大的秘密。他回到旅店,看見沒有發條的老板娘趴在柜臺上陷入昏睡,就像是死了,因此更進一步佐證了推斷。
出于某種“助人為樂”的惡趣味,主角開始拔掉更多的發條,讓失去發條的人昏迷、沉睡,再給那些沒有發條的人插上新的發條,看他們蘇醒,重回規律的日常。
漸漸地,主角沉迷其中,自我調侃“這是幫他們定時休假”。
他每天都做著這樣的惡作劇。
他每天都走出旅店的門,沿路拔發條,沿路插發條,回到旅店的房間。
他每天定時睜開眼睛起床,每天定時閉上眼睛睡覺。
有一天,他不小心摸到自己的后背。
那里不知何時有了一枚小小的發條。
資料出處為人間實習生,韋希賢、大雁編撰
不小心過了零點,是昨天的更新。
0,與1218的3000章一起共六千字。除1218和1219的更新外,補了129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