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寧二年,三月的時候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殺后,李淵就計劃稱帝。同年五月的時候,隋恭帝禪位于李淵,李淵正式稱帝。
李淵稱帝后,立國號為唐,建元武德,今年即為武德元年。同時定都于長安,并分封諸子女。
封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追封李玄霸為衛王,李智云為楚王。
雖然李建成已經被封為太子,但儲位之爭卻并沒有停止。不過現在的爭斗還屬于正常的朝堂爭斗,并沒有達到后來的兵戎相見,你死我活的狀態。
盡管李世民覬覦著太子之位,其實竇靜姝還挺理解李世民的想法的。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就因為出生晚了幾年,就要永遠低一頭,肯定會有不甘的。不過竇靜姝雖然理解李世民為什么要爭皇位,卻也不會束以待斃。
承乾殿,李世民的住處,因為李唐的江山是由父子四人共同奠定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并沒有像其他朝代的皇子一樣遷居宮外。也都住在太極宮,其中李世民居承乾殿,李元吉居武德殿。此時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議事。
杜如晦認為無論是功勞還是是圣心李世民其實都不輸李建成,而在這次分封諸子時,李建成之所以能勝過李世民被封為太子,不過是因為李建成占了一個長字。但李世民這邊也并不是沒有機會,李建成盡管比李世民大了快十歲,但是卻比李世民晚成親,現在還沒有孩子。只要李世民能夠搶在李建成之前,生下長孫,李建成身為長子的優勢就會減少。
不過不同于李建成剛成親不久,沒有孩子是正常的。李世民已經成親好幾年了,一直沒有孩子則是因為大戶人家一般不會讓庶子生在嫡子之前,認為庶長子是亂家之源。而李世民的正妻長孫氏身體不好,一直沒有生育。
因此,杜如晦覺得現在關乎帝位傳承,不應該再堅持有了嫡長子后才讓妾氏生孩子。畢竟要是堅持應該由嫡長子繼承家業,他們這群人也沒有在這里商議的必要了。
長孫無忌作為長孫氏的兄長,肯定不會同意。畢竟要是秦王府有了長孫,這個孩子卻跟他們長孫家沒有關系的話,那長孫家在秦王府的地位就尷尬了。
正在里面爭論不休的時候,長孫氏知道了這事,長孫氏不愧是到后世都有名的賢后,知道后就同意了府里妾氏生子的事,不讓李世民為這事為難。沒過多久,秦王府就接連傳來了喜訊,府里好幾位妾氏都懷孕了。
李淵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膝下卻一個孫輩都沒有。聽到秦王府的好消息,十分高興,對秦王府十分關心,一時間秦王府風頭無兩。
東宮,竇靜姝聽到秦王府的消息,并沒有放在心上。畢竟要是這有用,就不會發生玄武門之變了。
等到了晚上,李建成回來后,對竇靜姝處處陪著小心,竇靜姝一看李建成這個樣子就覺得不對,該不會李建成看了秦王府的事,也動了納妾生子的念頭吧。
因為竇靜姝和李建成剛成親,東宮的后院這時還沒有妃妾,竇靜姝都快忘了這是古代,李建成可以三妻四妾。
竇靜姝到不擔心李建成納妾后會對自己不好,畢竟兩人這么多年的感情了,但竇靜姝終究不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女子,接受不了和人分享丈夫。
以前看電視的時候,竇靜姝最接受不了男女主角有什么事不直接說出來,互相瞎猜,白白受了不少委屈。因為是故事,所以最后還是大團圓,要是現實,說不定兩人早就勞燕分飛了。
因此,竇靜姝決定還是問一下,萬一是自己理解錯了,便開口問到:“表哥,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做了什么對不起我的事,心虛啊?”
竇靜姝雖然是在質問李建成,不過語氣并不嚴肅,李建成到也沒有生氣,說道:“靜姝,你沒有聽到外面在傳秦王的事?”
竇靜姝臉上一下就便白了,心里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怎么辦,便回道:“聽到了又怎么樣,表哥你不會也想納妾吧,你跟著秦王學,外人還不笑話你。”
李建成看竇靜姝臉色都變了,連忙安撫道:“你想哪里去了,我是說現在外面都在說秦王妃賢良淑德,怕你不高興。”
竇靜姝聽到這話,知道自己弄錯了李建成的意思,頓時高興了起來。但轉眼,又想到現在長孫氏這個秦王妃都已經頗有賢名了,自己這個太子妃說不定還沒幾個人知道。這都不是最重要的,竇靜姝也不是貪圖虛名的人,而是秦王李世民在民間的聲望遠超太子李建成了。
竇靜姝想改變這個現狀,便想到了后世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