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真實的情況何止于剛剛開始染指
在這將近一百多來,與北方草原黃金家族的曠日持久戰爭中,北方邊關超過三十萬鎮北軍,幾乎早已經相當于,被文官士大夫集團變相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只要文官士大夫集團一句話,那么北方邊關的三十余萬鎮北軍,即刻便會斷糧斷響
到了這一刻,真相其實已經逐漸浮出于水面了。
王梓良總算是得到了,他最終想要的答案
他終于知道幕后設局陷害自己的黑手,究竟是誰了
鄭氏
果不其然,一切都與他最開始預料的一樣。
這一切都是鄭氏,又或者說是鄭氏身后的整個文官士大夫集團,自導自演的一場苦肉計
以鄭氏為主導的文官士大夫集團,如果想要開始染指兵權,那么始終繞不開一個阻礙。
那便是分散在各地的大漢藩王
大漢皇朝的藩王,都是有軍隊的。
而且還不少,總數量甚至可以達到大漢皇朝全部兵力的一半以上
雖然他們能夠通過糧餉輜重等手段,變相地控制大漢全國的軍隊,但是這種手段,卻是無法對各地藩王麾下的軍隊起到作用。
因為大漢皇朝各地的藩王,皆是有著自己的獨立封地,不管是糧草還是軍械輜重,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文官士大夫集團的手腳,根本無法伸進這些藩王的封地
如今分散在各地的大漢藩王,差不多還有三十七位。
在這些大漢藩王中,軍隊最少的也有萬余,最多的甚至可以達到十幾萬、幾十萬
而在這其中,又以有著鎮國四象之稱的四大藩王,寧王、燕王、漢王、蜀王,勢力最為龐大
因為這四大藩王的封地,全部是靠近在大漢皇朝四個方向的邊境,每個藩王的手中,都掌握著數以十萬計的戍邊大軍。
像是王梓良身后的那位便宜爺爺燕王,手上便是掌握著三十萬精銳的備倭軍,鎮守在與東夷諸國僅僅一線之遙,隔海相望的燕地山東行省上
同樣也是到了這一刻,王梓良方才清楚地得知道,自己身后的那位便宜爺爺燕王,究竟是有多么的牛逼
四大藩王,之所以被稱之為鎮國四象,除了他們手中掌握著數以十萬計的戍邊大軍,以及封地靠近在大漢皇朝的四大邊境之外。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這四大王府曾經所取得過的,那堪稱恐怖爆表的輝煌戰績成就
數千年來,中原王朝武臣之四大巔峰列陣祁連、飲馬翰海、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這四大王府在歷史中,全部達到過其中一項載入史冊的巔峰成就
其中完成列陣祁連、飲馬翰海、封狼居胥三大武臣巔峰成就的寧王府、漢王府、蜀王府,如今坐鎮的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寧王、漢王與蜀王了。
因為這三大老牌王府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漢皇朝建國之初的第一代藩王。
同時列陣祁連、飲馬翰海、封狼居胥這三項武臣巔峰成就,大多也是在那個時期的寧王、漢王、蜀王所取得的
如今這三大王府的藩王,不過是當初第一代寧王、漢王與蜀王的后人。
唯有“勒石燕然”這一武臣巔峰成就,是王梓良的爺爺燕王,在現在這個時期的大漢皇朝統治時間下,親自所取得的
貞德二十三年,大漢先帝漢穆宗第三次御駕親征誓師北伐,王梓良的爺爺燕王親率三萬先登營充當先鋒,一路孤軍深入,所向披靡。
最終竟是憑借著區區三萬人馬,大破黃金家族麾下率領的三十萬蒙古部落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