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大軍已到鳳翔府。
史從云跟著向訓去拜見王景,見面的地方不在鳳翔府衙門,也不在私人的府邸,而是在城外中軍大帳。
此舉讓史從云對王景有個更多的認識,大多印象是正面的。
雖然王景已經六十六,但卻不似符彥卿那樣溫溫吞吞。
作為教育工作者,史從云曾在邊遠山區支教過,那里人煙稀少,信號微弱,所以他也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喜歡和當地百姓嘮嗑說話。
這一路來也是如此。
開始百姓還有些懼怕,慢慢的大家見他沒有軍隊將軍的跋扈傲慢,也都愿意和他說話了。
從一路和百姓說話獲得的信息中,史從云發現王景在關中還是很有名氣很得人心的。
有百姓說他平易近人,有人說他公正大方,為政寬大,出來的政策沒什么苛政,堅持己見,愛民為主。
有時候百姓有案件申訴,王景一定會當面審問,只要不是什么大過錯,都會當即下令釋放,不拖沓,因此得百姓愛戴。
向訓則告訴他,這可能與王景出身有關。
王景是齊地人(山東),祖輩都靠務農為生,到他那代破落到落草為盜賊。
后來歷任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到大周,經歷很多戰斗,功勞卓著。
見到王景時,他坐在中軍大帳正中,兩側是分列的武將,有十幾人,應該都是鳳翔鎮的將領。
史從云與眾人打招呼,王景親自起身迎接。
王景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披著甲胄也掩飾不住他身形有些干瘦。
“末將史從云,見過王公。”史從云主動單膝跪下行大禮,向訓也跟著行禮,王景是此次伐蜀主帥,無論作為下屬還是后輩都應該行禮。
這樣的大禮一般只會用在重要場合使用,平時不會行此大禮的。
王景見他如此頓時笑了起來,“見到兩位從大梁來的天使之前,老夫還憂心,合兵打仗,最怕兵合一處,人心不齊,看來是老夫多慮了。”
隨即熱情的邀他們上座,史從云和向訓的座位設在眾將之上,在王景下方左右,規格非常高。
落座之后王景沒有拖泥帶水,直接道:“就等兩位了。
今日我們說好怎么打,明天各軍休整一天,后天從大梁來的軍隊接收糧草兩日,之后就開拔。”
王景人老,話卻說得清楚,很有中氣,也沒有與眾人商議的意思,就這么定下了。
史從云和向訓的拱手:“全憑王帥安排。”下方眾將也點頭應諾。
王景就接著說:“好,接著說一下怎么打。”
說完目光看向史從云,因為史從云的位置距離王景最近,他帶的又是朝廷的禁軍,在場的其他人帶的都是藩鎮兵,所以王景自然而然看向他了。
畢竟在王景等眾多鳳翔將領眼中,他就是“天使”了,代表官家郭榮。
史從云尷尬,其實向訓才是最了解官家意思的啊。
他以前也沒有獨自領兵打仗過,不過來之前倒是想過許多,于是說:“依我看順著陳倉道往南打。
反正兵力有限,也不是要打到成都去,咱們打不出什么花來。直接出散關一路往南打就是,蜀兵不是我們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