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朝也差不多,一場土木堡之前,完全改變了明朝的國策,如果說土木堡之邊前的明朝是國家層面的戰略進攻,那土木堡之變后就完全變成戰略防御,越來越像大宋了。
一場戰略決戰,可以左右國家的命運,新生的國家必須面對。
如漢初之匈奴,唐初之突厥,而現在對于大周來說就是契丹,如果能徹底將遼國打垮,就如當初漢朝對匈奴,唐朝對突厥那樣,那么往后對于這個新生的國家就是陽光大道。
如果不能,那就會像宋朝,明朝中后期那樣,慢慢陷入蒙古高原、西域、青藏草原的c形包圍中,也注定是個被鎖死在農耕區的大國。
這種壓力越是有遠見越大,如果看不到這層,反而沒那么緊張了。
不過也正由于看得很遠,他一萬分的不想輸,一個國家想要走得長遠,想要做大做強,建國初中期必須有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決心和勇氣,如漢朝對匈奴人的戰爭,奠定一個國家的精氣神,否則之后肯定是宋朝那樣的下場。
當天,眾多將領召集到瓦橋關大營中后,史從云換了一身甲胄,這次他決定親自上場,披甲見眾人是為讓他們明白此戰的重要。
中午,史從云沒有準備午飯,直接召見諸將議事。
大帳中眾將都坐在一起,史從云在最前方,木架上掛了兩幅地圖,一副是三關附近的總體局勢。
另外一副則是王審琦等人繪制的益津關附近詳細地圖。
“這幾天來,總體局勢上我們后方鎮州方向,李重進、張永德已經擊敗北漢國的賊兵,遼州昭義軍向西出兵,河中節度使向北出兵,完全牽制北漢,我們的后顧之憂完全解除。
前幾天,慕容延釗將軍在瓦橋關和益津關之間擊敗遼軍上千人,王審琦還在北面堅守,遼國囤兵堅城之下十余日,久攻不克,士氣受挫。
某斷定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了。”史從云直接用斷定一次,不給眾人反駁和發表意見的機會,這與他以往的作風完全不同,也使得大家意識到這次的非比尋常。
“遼國大軍六萬人左右,比我們稍多,不過他們士氣低迷,水土不服,不足為懼。”史從云自信滿滿道,仿佛昨晚焦慮得睡不著覺的完全不是他。
“某下令,瓦橋關、文安縣、大城縣、淤口關、獨流口各部軍隊,按照之前的安排,明天一早立即益津關匯聚,發起全面總攻!”
“諾!”眾人齊聲應道。
說完史從云看向站在前兩排臉很黑的趙匡胤:“趙將軍,你依舊按照計劃往北繞道固安,堵截賊兵后路。”
“末將尊令!”趙匡胤拱手。
隨后史從云將的益津關附近的詳細地圖拿到上面來。
“下面說具體部署。益津關前方一里左右有一條西北斜向東南的小河,這條河叫小牛溪(今已不在),益津關前面太寬闊,為了大家確定位置,我們就以小牛溪對位置。
文安、大城、淤口關、獨流口一線的部隊到達后在遼軍東側,羅彥環、司超、王環,你們的大軍負責在河水東側壓縮遼軍,不過你們也不要過河,只要把遼軍壓縮到正面來就行。
如果遼軍想要過河往東,你們必須支撐一定時間,以便后面的大軍追擊。”
“諾!”三人齊聲道。
隨后史從云看向老爹,老爹手中是最精銳的龍捷騎兵,“史彥超部隨中軍前進,到達后部署在益津關西南側翼,位于大軍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