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
整個南慶的基層工作,多在圍著這件事轉。
民以食為天。
有的吃。
才穩定。
拿到土地后,對于新朝的歸屬感瘋漲,看著規整后的農田,百姓們知道,它可以讓其有尊嚴的活下去。
雖然現在依舊貧窮。
但至少有了個盼頭。
某村。
“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竟然給賒農具、糧種,以前還得求地主,甚至需要利息。”
“嗚嗚,這不是夢。”
“。。。”
看著手里嶄新的農具,不少人喜極而泣。
農具這東西,在村里絕地屬于一家人的寶貝,很多人買不起的鐵的,只能用木頭制造的,十分的寒酸。
新朝著實大義。
沒有農具,賒。
沒有種子,賒。
秋收以后還就是,價格不貴,甚至可以說廉價,而且沒有利息之說。
讓人感動到哭。
。。。
正因為是賒,而不是送,才沒有引起‘不均’的嫉妒,不僅僅是缺乏農具的,村里每家每戶都能去賒。
當然,先緊著最缺的人來。
家里有農具,雖然老舊,但能用的,只能排在第二批。
對此,大家也理解。
如此大規模提供農具,新朝應該也已經到了供應極限。
。。。
三溝鎮。
鐵匠鋪。
鐺~
鐺~
......
打鐵聲陣陣,此刻的鐵匠鋪眾鐵匠,是幸福并快樂。
從新朝初立開始,大量的訂單就如雪花一樣砸過來。
在數月之前。
鎮上預定了一個嚇人的農具數量。
沒辦法。
鐵匠鋪只得招人,擴大規模。
三班倒,日夜不停,才堪堪交付訂單,緊隨其后的便是更大的訂單,至少要生產到年中,才能夠完成。
而那時或許還有更多訂單,這是鎮守透漏的。
此刻。
是切切實實體會到什么叫大手筆。
官府的錢,果然最好賺,在訂下供貨契約時,三成的錢就已經到手。
說是用于鐵匠鋪購買原材料和組織人力。
只有兩個要求:按時交付、保證質量。
交付之后,再給六成。
至于剩下一成,說是質保金,只要未來一年產品沒有出現嚴重、大規模質量問題,官府才會支付給他。
對此。
老板抱有懷疑。
或許.....這是大人們的孝敬錢?
嗯!
時間一到。
隨便找個理由說質量有問題,扣掉不給,也有可能。
但這已經不太重要,就算拿不回來,九成的貨款中,利潤依舊很可觀。
。。。
春耕的同時,大量農用設施也在建設當中,在把農田規整完后,很多村民都參與了各項工程。
村村通。
上山道。
水庫。
開荒。
......
特別是水庫,屬于重點工程。
一些開采出來的山石等材料優先用于修建水庫,因為再過幾個月,南方大范圍進入雨季,正好能蓄水。
某村,一處坳地,中間被挖出一條長長的道。
“唉!”
“這么好的田,就要淹水。”
“太可惜了!”
“。。。”
看著那些原先的農田,很多人嘆氣。
上頭說,這里要規劃一條河道,用于防洪蓄水,眾人大呼可惜,然而,駐村辦事員的解釋也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