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啦!”今天負責做飯的大喊。
“來嘍!”
駐村組一共六人,湊一小桌,三菜一湯,其中還有一個肉菜,雖然分量并不多,但卻是可以解一解饞。
關鍵是天天有。
當然,不管夠。
從三個月前開始,配發的肉就多了一些,但也僅僅從五天一頓,變成三天一頓,到了上個月又增加了。
可也不多,想要夠吃,需要每天控制量。
以往。
發下來,大多當天就吃完,因為沒法保存,腌制的話,那點肉掛外邊,估計被什么小動物就給叼走了。
現在不同,他們有了一件神器。
---冰箱!
可以制冷,讓肉類長時間保存。
如此一來,合理分配的話,天天就有肉吃。
太幸福了!
真的。
這樣的日子,幾年前,想都不敢想,至于蔬菜,就沒有提供了,聯邦的基層福利,吃的方面主要是肉。
蔬菜。
糧食。
水果。
有時候也會發,但比肉還少很多。
那哪來?
自己種!
當初規劃駐村處的時候,周圍就圈了大量的耕地,可以種植糧食蔬菜,以及果樹,讓他們能自力更生。
對此,沒人覺得不妥。
反正就在駐村處周圍,不需要過多的打理,半年的糧食就能解決,蔬菜和水果,想吃什么,就種什么。
總之。
大家都很滿意這方式。
吃完飯,基本上都是一掃光,不存在剩菜。
碗盆連油都不剩。
。。。
吃完午飯。
休息了半小時,留兩人值班,其他人便離開駐村處,在周圍的工地幫忙,七月中旬,瀝青路一夜修好。
之后。
僅僅幾天時間,排水溝完成。
再后。
技術人員就來村里,開始劃定基礎標線,接著就是挖基坑,村民們上午完成地里的活,下午就來幫忙。
于是。
共十來天時間,在當月底就完成了基坑的粗挖。
如駐村處的修筑流程一樣,專業工人進行精抹。
基礎鋼筋綁扎。
澆筑。
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全村三百二十一戶人家的基礎,便澆筑完畢,從今天將會開始上部主體施工。
人員問題,復雜度也增加,想要主體完工。
可能得三個月。
加上后續裝修。
想要入住,至少明年春耕之后。
前路漫漫,但卻可期,一想到聯邦六千多萬棟房屋的建設計劃,趙奇就是心潮澎湃,這是何等的魄力。
整個天下,以后再不會有無家可居。
人人有房子。
人人有工作。
教育。
醫療。
也都進入前所未有的階段,鎮上的學校已經開學,所有適齡孩子都得去上課,開始其實還有一些阻力。
但再大的阻力,也抵不過聯邦的決心。
基礎教育,必須完成。
進階教育,就看個人。
不分男女,一視同仁。
別說。
聯邦的教育還有點不一樣,不是死讀書的模式,除了基礎識字,主要是品德教育,特別注重課外實踐。
低年級做游戲。
高年級學技能。
種田。
做菜。
縫補。
......
這要是畢業,不得個個是生活小能手,樣樣都會。。
從中。
趙奇也能看出來,聯邦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培養讀書人。
而是一個個能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