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先是回顧了曾經的春晚記憶,以及近幾年晚會的人氣是如何一步步跌入谷底的。
然后又痛心疾首地細數了春晚媚俗的幾大特征,并舉了節目單上的《江山如畫》為例。
明明是武術表演節目,演員名單上卻是“吳震、許真等”。
這兩人是何許人也?
——影視劇演員。
尤其是許真,這個年輕人近期才隨著《天下第一刀》的熱播而進入了公共視野,這樣的一個新晉的流量藝人,春晚節目組居然就這樣匆匆忙忙地向其伸出了橄欖枝。
這是要干嘛,借流量提高春晚的話題度?
但是,這么短的排練時間,節目的質量能保證嗎?
還是說他其實負責的是唱歌(不開麥)、那些“等”們才是負責武術表演的?
即便是像黃鶴這樣的老一輩的導演,也難免被時代的浪潮所裹挾、所同化,逐漸屈服于了流量化的當下。
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文章,可謂是把“唱衰”這兩個字發揮得淋漓盡致。
類似這樣的文章在網上數不勝數,總導演黃鶴看著這些層出不窮的質疑聲,只能是眼不見為凈,專心籌備節目。
至于許臻,則更是把“眼不見為凈”這個原則貫徹得徹頭徹尾。
他的V博從去年卸載之后就再也沒裝回來,至于春晚當天,則干脆連手機都沒拿。
喬楓和周曉曼拿了節目組發的門票坐到了臺下,眼瞅著晚會即將開始,兩人緊張得要命。
但愿一切順利啊!
雖然阿臻說幾次彩排都妥妥的,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是,他平時練習的那些動作光是看著都讓人感覺懸得不行!
很快,時間來到了8點整,第一個節目照例是熱熱鬧鬧的開場舞。
臺上的十幾個明星有多一半都是喬楓以前在星光娛樂的同事,以他的視角看來,不僅不覺得群星璀璨,反倒有種“公司年會”的鄉土既視感。
緊接著,第二個節目是一首主旋律歌曲,詞曲四平八穩,演唱者也是爭議較小的幾位優質藝人,算是較穩地托住了局面;
第三個節目則是一個小品,幾位演員都是春晚常客,發揮也還算穩定……
喬楓這么一路看下來,感覺今年春晚總的來說就是一個“穩”字,臺本穩,演員也穩,每個節目的質量基本都在水準以上。
但是要說有多精彩,卻也說不上來。
許臻他們的節目被排在了第15個,處于中間位置。
眼瞅著第14個節目將要結束的時候,喬楓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
眼下,時間大概是10點半左右,這個時間段的好處是觀眾最多,受眾最廣;
然而壞處卻是,這個時間點剛好是觀眾們猶豫著要守歲還是睡覺的時候,如果節目不夠精彩,隨時有可能會直接關電視走人。
如果這個時間段的收視率出現斷崖式下跌,直接就能說明這個節目觀眾不愛看,這就未免有些丟人了。
很快,上一個節目結束,主持人上臺。
會場的大屏幕上首先播放了一段《江山如畫》節目的排練花絮。
鏡頭前,一群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少男少女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著艱苦的訓練,從烈日炎炎的盛夏一直到白雪皚皚的寒冬,孩子們的動作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熟練。
現場的記者對這些孩子進行了簡要的介紹:他們都是塔橋武館宏志班的孩子,無一例外,全都是留守兒童。
面對鏡頭,這些半大的孩子們笑稱習武不累,武術使他們學到了堅強,以后有能力保護家人,而且特別帥。
短短的花絮播放完畢后,視頻中的孩子們便來到了舞臺上,即將開始他們的表演。
演播大廳中頓時響起了一陣鼓勵的掌聲。
臺下的喬楓瞧見這一幕,暗暗點了點頭。
嗯,不錯,這個導演“很懂”。
一場表演的好壞,很多時候往往是三分看臺上,七分看背景。
同樣的一場武術表演,你讓一群留守兒童來打,就是比讓一群貴族學校的精英來打更令人期待。
孩子們的快樂、自信、以及武者的精氣神,這些全都是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