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謙虛,又努力,每部作品都有進步。”
“你看,他為了拍好自己的新電影,來這里打工小半年了,任勞任怨。”
“阿清是不是也應該向浩宇哥哥學習”
聽到這番話,徐浩宇的臉一下就紅了。
他回過頭來,看向店長杜美娟,哼哼道“誰說我壞話了”
“我師父怎么會說我壞話,凈挑撥離間。”
杜美娟“”
她瞧著徐浩宇這副隱隱有些得意的憨笑表情,莫名感覺像是看到了浩浩的影子。
嗯,這小半年的模仿初具成效啊。
每天朝夕相處,已經開始有點掛像了。
從這天起,許臻就暫時在“江湖面館”這邊住下來了。
一邊干些雜活,一邊親身觀察店里員工們日常生活。
店長杜美娟給他安排了一個很合適他的工作穿著公仔服在門口發宣傳單。
既不會暴露身份,又可以在店里隨意溜達,對此,許臻非常滿意。
這家店一共有九名職工,其中五位智力殘疾、三位身體殘疾,外加一個徐浩宇。
其中殘疾最嚴重的是一位男性的副店長,胸部以下都不會動,完全靠別人的幫助來生活。
許臻這些天主要觀察的就是這位大叔。
他通過觀察,糾正了之前的很多觀念。
比方說高位截癱患者想和正常人一樣、坐得端端正正是很難的,一般都會歪向一邊。
在性格方面,也不得不承認,身體有殘疾的人更容易養成偏執的性格,脾氣可能會很暴躁,想法會比較極端。
當然,實際是實際,表演是表演。
許臻對于現實的模仿總要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不可能原封不動地直接照搬。
這期間,徐瀚還特意派了一位攝影師過來,不時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行拍攝,同時也有逐漸讓浩浩適應鏡頭的意思。
劇組之前問過浩浩要不要演電影,他沒有拒絕,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表現出了對鏡頭的抵觸情緒,也不愿意登臺表演。
然而,自從許臻來到這里,浩浩似乎逐漸放開了一些。
他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也更愿意跟陌生人說話了。
甚至,當其他店員穿上古裝戲服、站在高臺上唱歌跳舞的時候,浩浩還會暫時停下手頭的工作,下意識地多看兩眼。
某天的午后,小面館里最后一批用餐的客人離開,店員們暫且放松了下來。
徐浩宇在后院支了個折疊桌,招呼許臻來這里吃飯。
他拿了個小碟子,一邊從缸里撈醬菜,一邊道“師父,劇本你看過了沒有”
“你覺得我從哪個時間點開始演起比較好”
許臻猶豫了一下,暫時沒有作答。
徐浩宇要演的這個角色,年齡跨度大概是從十六七歲一直到二十四五歲。
如果浩浩能演,且表現達標,那當然是越晚換演員越好的,最好能演足整個學生時期,也就是開頭的前20分鐘左右。
如果實在不行,只演開頭的第一幕也可以,后面全部由徐浩宇來演,但這樣代入感就會稍差一些
“鐺”
就在這時,一聲輕響,一碗熱騰騰的面條被放在了他的面前。
許臻抬頭一看,只見,浩浩正眨著一雙大眼睛望向他,臉上帶著邀功似的笑容,道“哥,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