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都是記者,大家都在一個行業里。
認識的同行也很不少。
而且各自的同學,大都去當記者了。
負責各個板塊的都有。
大家聚會,免不了會說起自己工作時遇到的各色各樣的人和事。
也提起過穆校長。
雖然穆校長不拿架子,但要預約采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畢竟人家也忙。
要提前很久預約,敲定時間才行。
結果這次,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臨時去問了一嘴。
沒想到穆校長就同意了。
同行聽到這的時候,都還感慨,真是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好的事情。
而且,要采訪穆校長的人多了。
人家穆校長忙不過來了,竟然還給支了招兒。
反正大家都能得到他的采訪稿子。
眾記者一聽,紛紛請求視頻采訪。
于是,穆校長便讓助理整理出那些記者發過來的問題。
挑選了重復性最多的一些問題。
重復性多,便說明這些問題想要知道的人就多。
然后錄了視頻,回答了這些問題后,便發回給了記者們。
視頻中,穆校長大夸特夸了談墨。
“談墨和她的家人都特別低調。她的高考成績出來后,是我們B市唯一的滿分狀元,就連作文都滿分。我看過她的作文,立即在學校里開會商議過,決定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把談墨請進京大來。”
“最終,也證明我們京大的選擇沒有錯,我們全體師生都覺得,談墨就是我們京大的驕傲!是足以做我們京大代表性人物的學生!多的我不說了,劉導在紅毯上說的,我也都看了。”穆校長在視頻中笑呵呵的說,“劉導說的都是真的,并且,談墨為京大做出的貢獻,遠比劉導說的還要大!別的不說,單單是中文系和歷史系這部分的知識,談墨掌握的便超乎大家的想象。”
“只能說,大家不要用年紀來看待談墨。”穆校長說道,“并且,她能進入京大,我們十分高興!”
在專業方面,穆校長說的可比劉導說百句千句都管用,也更讓人信服。
“我覺得,穆校長就是沒好意思說。”談文辭是十分不謙虛,看完穆校長的采訪視頻,說,“我們家墨墨能進京大,是他們京大的福氣。”
“確實。”就連一向穩重的談盡棋都說,“京大畢竟是百年名校,還是要點兒面子的。穆校長這么說,倒是可以理解。”
談盡聲點頭:“是,反正大家心中有數就行。”
許茗臻:“……”
你們是不是覺得車里沒外人,就能臉皮這么厚了?
談家父子四人,看完穆校長的采訪視頻。
又接著往下看。
后面一則視頻,則是一個綜合的視頻。
唐教授和古教授,以及京大和華大學生的路邊采訪,全都綜合剪輯進了一個視頻里。
唐教授:“談墨熟練掌握《二十四史》是真的。你隨便翻開一頁念出來,她馬上就能給你背出后面的部分。而且,不只是《二十四史》,其他史書,如《資治通鑒》,《左傳》等等,她都可以。”
古教授:“談墨是能夠與我相互交流學術問題的學生。雖說是我的親傳弟子,但實際上,我是把她當做一名小友來看待的,我們倆是互相學習,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