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你們剛才的分析,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你們會以為鋼鐵產量增加之后,鐵的價格就會降低吧?其實不然,我覺得鋼鐵的價格反而會增加。”
看著眾人一副不解的樣子,羅沖繼續解釋道,“首先我們需要更多的船,大型運輸船可以相對的減少建造數量,但是接下來幾年要增加漁船的數量,大力發展沿海地區的海洋漁業捕撈,從大海中挖掘更多的財富和寶藏。
一艘帆船,哪怕是木質結構的,也需要不少的鋼鐵吧,就算只用鐵釘,滑輪,船錨這些東西,一條船用消耗上萬斤鋼鐵都很容易。
其次就是剛才綜合研究所那邊拿出的臺秤,那個東西可也全是鑄鐵制作的,如果普及的話,你們覺得能消耗多少?
還有日常需要的農具和各種工具,新附的瓊州島肯定要消耗不少吧?
當然,這些其實都是小數字,根本不值一提,更大的消耗,反而就是你們剛才津津樂道的火車。
火車雖然帶動了采礦業和鋼鐵的產能,但是火車本身難道就不消耗鋼鐵了嗎?車頭和車廂不說,那些鋼軌呢?
而且火車是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又是陸上的運輸艦隊,它不僅速度快,而且能載重,不管是客運還是貨運,都值得我們大力發展。
你們想想,如果我們要在漢部落推廣更多的火車,修建更長的鐵路,那么這個項目將會消耗掉多少的鋼鐵?
我們鋼鐵的產能是增加了,可是我們消耗的也會更多,所以根本不會有降低鐵價的說法。”
“首領說的沒錯,我們研究所最新弄出來的標準鋼軌,礦用軌距七十五公分的鋼軌,規格是每米重35斤,客貨兩用的標距和寬距重載鋼軌,每米重達60斤。
也就是說,不算道釘、彈簧卡和墊片這些固定鋼軌的零件,只計算鋼軌本身的重量,每鋪設一公里窄距鐵路,就要消耗七萬斤好鋼,鋪設一公里的寬距貨運鐵路,就要消耗十二萬斤好鋼。”
就在這個時候,剛剛結束了庭院鐵路運營的林飛也趕過來開會了,他剛進門的時候就聽到了首領說鋼鐵消耗的事,于是立刻補充了起來,讓眾人心里對于鐵路的造價有一個直觀的概念。
林飛的話剛說完,在場的好幾個郡守就突然噗的一聲把茶水噴了出來,然后連聲不住的咳嗽。
好家伙,修一公里貨運鐵路,光是鐵軌就要十二萬斤好鋼,這還不算其他的人力什么的消耗,還有地基的建設,如果要過個河。邁個坎什么的,是不是還要修橋?
修橋不要錢?!
在?這樣的造價確定沒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