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牲畜方面,我們同樣要進行儲備。
不過這個就和你們這些人關系不太大了,從明年開始,我們草原上的洪湖三郡也要開始擴大各種牲畜的養殖規模,更多的羊,更多的耕牛,更多的戰馬和挽馬。
總的來說只要是我們日常能夠用到的東西,可以儲存的東西,我們都要進行存儲。
過上幾年,等我們有了足夠的戰略儲備物資之后,到時候我們不管去干什么,都有足夠的底氣可以應對。”
眾人聽完紛紛點頭,之前關于火車的發展規劃,他們終究是沒有見過實物,心里不知道火車對于陸路運輸的重要性,所以心里沒什么概念,再加上對這個也不是很懂,所以羅沖說什么他們就是什么。
但是積貯這個他們懂啊,在坐的眾人哪個沒有經歷過存儲呢,因此他們都能理解積貯的重要性。
不管是以前幾百上千人的小部落也好,還是現在人口數十萬的漢部落也罷,積貯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更加規范,更具規模罷了。
而且還是全部落各地統一的,有計劃的行動。
羅沖專門為這個五年計劃更改一次年號,就足以表明他對這件事的看重和態度。
年號,年號,不就是體現政治態度最好的東西嗎?
比如羅沖起的這個大命,還有某個小島的昭和,最后果然招核了呢......
確定了今后五年的發展計劃之后,眾人則是開始針對積貯這個任務的各項細節展開討論。
羅沖也提出了自己對于這個國策的宗旨,存糧是存糧,但是工業方面該發展的還是要繼續發展,不能因為存糧而影響了漢部落攀爬科技樹的腳步。
不過為了響應國策,該做的一些調整還是要做的。
比如羅沖提出把最新研制的蒸汽機推廣到田間地頭,各地的農田里要打深井,并且在井上面建造機井房,每個機井房里安裝一臺蒸汽抽排水設備,用來防備可能出現的干旱,或者洪澇。
這樣就算某個地區出現了旱災,漢部落也可以用遍布田間的機井抽取地下水灌溉糧田,不至于讓當年顆粒無收。
如果要把這個態度歸納成一句話的話,那就是‘一切以農牧業為主,一切工業為農業服務。’
蒸汽機該發展還是要發展,但是必須優先用于農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