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陶的話讓鐵砧很是欣慰,他一直擔心移民過來會不會受到當地人排擠的問題,看來在實際利益的面前,他們還是選擇了順從。
誰會跟利益過不去呢?!
事實上上河村里那些本來沒有接受漢部落土地改革的人家,他們現在都已經開始后悔了,看著人家六七十畝地里,卻種著比自家上百畝地還多的糧食,而且長勢還如此喜人,誰看了不會羨慕?
就連這次鐵砧帶來的各種作物種子,他們都在懷疑漢部落是不是會不給他們,不過當鐵砧宣布每家都有的時候,他們這個時候才放下心來。
雖然當初鐵砧和他們立了個比拼玉米產量的賭約,但那也只是為了讓當地百姓了解漢部落制度的好處,并非要區別的針對他們,漢部落最初的目的,無非也是為了讓他們愿意遵守土改制度而已,既然當地百姓已經愿意接受改革,那就沒必要再跟他們搞對立了。
了解了情況后,鐵砧立刻決定道,“管陶啊,既然你們村全都愿意接受重新分配土地了,那我明天就叫人來給你們剩下那些人登記田宅冊,至于這次的糧種,就等全部登記完之后再統一分配吧。”
“行,我們沒問題,全憑郡守大人做主。”管陶也很高興的答應下來。
上河村本來是非常和睦的一個村,也是比較封閉的一個村,本來他們這一百多戶人家才是自己人,現在因為漢部落的原因,尤其是鐵砧提出的那個賭約,村里已經隱約分出兩個派系,開始有點互相敵對的意思。
現在另一邊的人終于愿意低頭認錯,這是好事,管陶作為村中的族老,可不會玩什么裝逼打臉的套路,這個時候將村里人之間的關系和裂痕重新修復好才是正經事,畢竟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難道還真要變成敵人不成?
鐵砧和村里人商定了重新丈量登記土地的事情,然后又在管陶的陪同下一起去視察了農田的情況,得知他們這里在井春的帶領下耕種的很好,也放心了下來。
眾人又開始卸載船上的種種建材,先堆放在河邊的高地上,再準備慢慢向村內轉移,至于會不會有人偷磚?
那是不可能的,現在整個瓊州島的所有活人都在漢部落的統治之下,除了各地的村莊里,外面根本不會有人到處亂逛,所以就算有人偷也只能是村里的人自己偷,不過他們偷了磚有什么用,確定別人看不見?
翌日,隨著村中的田畝重新分配完畢,上河村再次回歸了一片和諧的狀態,井春開始針對性的教剩下那些村民種植玉米的技巧,鐵砧那邊也派來的蓋房子的工頭和木匠等人開始建設房屋。
管陶帶著村中的百姓主動幫忙運輸建材,順彼學習一波漢部落建房子的技術,甚至村里還有手巧的人家還在砍伐竹子,編織一些生活用品準備留給新來的移民使用。
這次需要建設的項目不少,首先是瓊州島各個村莊移民的安置房,然后每個村子里還要修建一個磨坊,用來給村里人磨制小麥和玉米,另外還有一個豆腐坊和榨油坊,同樣是給村子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