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管大哥,田兄弟,井兄弟,你們快過來嘗嘗我們家做的豆漿和豆腐腦,這可是我們那邊最常見的好東西,家家戶戶都要吃這個的。”
聽謝里的邀請,管陶自然很高興,田橋和井春也不客氣,他倆看見那兩個桶的時候就已經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哎呦,可饞死我了,來這里兩個月了,早就饞豆腐腦了,在這里想吃都吃不著,要不是你們過來,我恐怕還得半個月才能聞到這股豆漿味兒。”井春直接小跑了過來,自己就開始找碗去盛了。
“呵呵,你才兩個月,我是早就跟著郡守大人過來的了,好幾年都沒嘗過這個味道了,都快忘了豆腐是什么味兒了,今天咱也沾沾光,在你們這蹭碗豆腐吃。”田橋也哼哼著說道。
管陶聽完也是興趣大起,好像漢部落的人都很喜歡這種食物啊,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東西。
井春已經從籃子里找來了一摞白瓷碗,又拿了鐵勺開始盛了,他盛的是白豆腐,也就是半碗豆漿,再往里面填半碗豆腐腦一起喝的吃法,在漢部落很是常見。
除了這種吃法外,還有豆腐腦加紅糖,又或者是熬一鍋咸鹵澆在上面,再放上一點油辣子,就著燒餅吃,那絕對是一絕。
所謂的咸黨和甜黨之爭,那是幼稚的小孩才做的選擇,成年人全都要它不香嗎?
咸豆腐腦和甜豆腐腦各有各的吃法,反正羅沖兩種都很喜歡。
不過今天謝里家弄來的就只有豆腐腦和豆漿而已,因為糖太貴,這里又沒有賣的,他們就算舍得給大家吃,吃完也買不到。
至于咸鹵,現在連菜都沒有,弄哪門子的咸鹵?有口腌黃瓜吃就偷著樂吧。
“我也來看看這是什么東西,竟然讓你們如此喜歡?”管陶跟在兩人身后過來,謝里已經為他盛好了一碗白豆腐。
“來來來,管大哥,快嘗嘗我們那邊的特色,你們要是喜歡的話,以后我們家就天天做,多做點,鄉親們想吃就來我家買便是,我們家在北邊就是開豆腐坊的。”謝里連忙招呼道。
“好好好,我嘗嘗。”管陶好奇的抿了一口,在嘴里咂了咂滋味,同時心里也恍然大悟,原來這家伙做這東西,是準備先試試他們的口味,然后在村子里賣這東西?!
他皺眉細品了一番才說道,“這東西好像有股黃豆的味道,還有股清香,味道倒是不錯,就是不解飽啊,而且還占肚子,喝了一碗這個,再喝粥就喝不下了。”
謝里突然愣了一下,然后突然意識道了什么,心中暗道看來短時間這豆腐腦和豆漿是賣不出去了。
瓊州島這里的主糧是玉米,而且他們沒有石磨,所以日常的吃法就是早晨玉米粥,有點像東北特色的大茬子粥,中午和晚上一般是煮整根的玉米棒子啃食,當作主食,并沒有干糧一類的食物。
而豆漿和豆腐腦這種東西,它最多算是一種飲品,也可以和稀飯劃等號,漢部落一般喝豆漿豆腐腦的時候,那都是有其他干糧作為主食的。
再反觀上河村這邊,他們家里送來的本來就是玉米粥,你讓他們一邊喝玉米粥一邊喝豆漿,這不是扯淡嗎?哪有這個吃法?
想要讓當地人接受這種食物,最起碼也要等村里的磨坊修好之后,將村里人的玉米磨成玉米面,然后教他們學會貼玉米餅子,先把玉米變成干糧,然后才能將豆漿和豆腐腦賣出去。
打定了主意,謝里這才解釋道,“管大哥說的不錯,這東西就是用黃豆做成的,黃豆可是個好東西,能磨豆漿,點豆腐,生豆芽,還能做成豆腐干,豆腐皮,吃法太多了,以后等我慢慢給你們做。”
“豆子做的?!豆子還能做成這種東西?!”管陶驚訝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