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會真想靠著這幾百人,把幾千斤重的鐵軌挑到一百公里外吧?那樣真的會累死人的。”
幾個人想了想,便一起點頭同意了下來,這是個好辦法,也省得來回跑了,就是不知道那輛用來實驗的樣品車究竟行不行,能不能擔起這個運輸建材的任務。
工頭和管教們合計了一下,留下管教在這里負責接下來的鋼軌運輸,工頭們則是一起去找項目的負責人林飛了,也就是動力研究所的所長。
另一邊,機車廠門口的鐵軌斷口處,負責鋪枕木的工人也在忙碌著,他們牽著馬車從附近的倉庫里拉來了一車車黑漆漆的枕木。
這些枕木全是之前就開始從瀏陽郡的造船場運來的,木頭用的是周圍幾個郡縣采伐的松木,然后使用造船場的設備將木材截成段,再剝掉樹皮進行烘干,等烘干之后再用蒸汽臺鋸將其按照枕木的規格切成木方,最后再將這些枕木統一進行熱處理。
也就是把枕木的表面燒黑,燒到表面碳化的程度,基本上用火烤一烤就差不多了,這樣處理之后的枕木不容易發霉變質,可以在一定的程度內防腐,而且可以防蟲蛀。
其實真正的枕木,最好是在表面用瀝青刷上一遍用來做防腐處理,只不過漢部落現有的瀝青,都是從煉焦廠的煤焦油里作為副產品提煉的,本來產量就不大,現在又直接用在了造船的防水上,基本沒有多余的瀝青可以供漢部落奢侈的刷枕木,所以只好用表面碳化這種方法來做防腐處理了。
經過火燒的木頭耐久度還是挺高的,就像小時候街邊的木頭電線桿,基本就是黑漆漆的被燒過那種,戳在路邊風吹雨打幾十年,長了不敢說,二三十年還是有保證的。
這些已經表面燒黑的枕木,按照軌距的1.6倍來算,每根長一米二,寬二十厘米,高十六厘米,兩端距離邊緣十公分處,用鐵絲纏繞兩圈擰緊進行捆扎,防止因為釘入道釘而使枕木開裂。
鋪設的時候,站點與站點之間的長距離路線,因為火車運行的速度快,所以枕木的密度要大一些,間隔要小一些,每隔三十五厘米擺放一根,如果是站點內部,就可以將這個間距擴大到四十厘米一根,反正火車進站的時候都要減速,枕木稀疏一點也沒關系。
按照這樣的密度進行鋪設,每公里的正線就需要1818根枕木,數量雖多,但鋪設起來并沒有多難,這個沒有技術難度,只需要整體的擺好就行,無非就是來回裝車卸車比較累一點。
等到挑鋼軌的三個屯將六根鐵軌挑過來的時候,負責鋪設枕木的一個屯的人,也已經把最近一公里內的枕木都排列好了。
.
.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