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連各帶一隊民兵前往目標地點,在眾人出發的四天后,戰斗終于打響。
第一個發生戰斗的不是追索牦牛的那一隊,也不是追索羊駝的那一隊,反而是追索大角鹿的那隊敵人率先遭到了伏擊,無它,因為這群大角鹿比較好抓,那些食人族的戰士早早的就將大角鹿趕進了樹林,進入了他們提前設好的伏擊點。
然而他們不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在他們把大角鹿趕進樹林的時候,自己也落到了漢部落的視線中。
負責伏擊這隊敵人的是神策衛的一營三連,外加兩百名狩獵隊組成的民兵,起初三連長是準備找個地方埋伏起來,然后等敵人來了就突然暴起將他們一網打盡,但是狩獵隊的民兵沒有同意。
兩個狩獵隊的百夫長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一口否決了這個計劃。
三連長不解的問道,“那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抓?”
其中一個民兵百夫長立刻說道,“敵人聚在一起的情況下,不管我們怎么抓,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你們有厲害的火槍,把他們圍起來全部殺死不難,但是想抓活的,到時候我們又不敢動手,雙方僵持一下,我們有傷亡是無法避免的。
“這樣的情況下,倒不如等敵人分散開之后我們再行動。
“他們是來狩獵的,等大角鹿鉆進了樹林,敵人一定會分散開來進入樹林收取獵物,那個時候就是我們最好的攻擊時間,我們可以先集中兵力圍捕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派少量的人去阻擊其他人,等我們忙完了這邊,再掉頭去另一邊抓剩余的敵人,這樣成功率更大,我們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傷,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會慢一些。”
三連長想了想,當即就答應了下來,于是乎整個三連就提前埋伏在了樹林里,外圍放出大量的觀察哨,等有了情況之后再進行臨時部署。
就這樣等了兩天,當警衛營的偵察兵和他們接上頭,告訴三連的眾人敵人要來的時候,他們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敵人將大角鹿趕進了樹林,那些頭上頂著巨角,平時顯得威武不凡的巨鹿,一頭就扎進了這個預示著死亡的地方,錯綜復雜的低矮樹枝纏住了它們的鹿角,使它們寸步難行,身后的獵食者又步步緊逼,鹿群知道自己上當了,但為時已晚,現在想要退出去已無可能。
兩三百的食人族狩獵隊嘿嘿怪笑著從后面追了上來,仿佛見到了一場饕餮盛宴,紛紛向著樹林中被困的鹿群跑了過去。
然而大家才剛剛散開,樹林就突然響起一聲爆炸似的聲音,嘭的一聲巨響在山林中回蕩許久,驚起無數的飛鳥,也把食人族的狩獵隊嚇了一跳。
三連長帶領一排和二排,還有兩百個民兵,率先撲向了樹林一側只有一百多人的敵人,這邊的敵人只有一百多人,而且極為分散,大多都是幾人到十幾人不等,分別去獵殺一頭被困的大角鹿。
三連長抓住這個機會,帶領三百多人從中間穿插了過去,一下就將敵人分散成數股首尾不能兼顧的形勢,少量的神策衛戰士率先開槍,來了一招先聲奪人,打死打傷一人,先嚇唬住敵人再說。
狩獵隊的民兵也立刻發揮了自己的作用,扛著盾牌快速靠近,消耗著敵人的箭矢和石斧投矛,等到了近前迅速拋出大網將敵人罩住,神策衛的戰士繼續負責看著場子維護治安,誰不配合被抓就先打誰。
一百多人分成了十幾股散兵,迅速被三連的主力給全部吃掉,三連的三個排,一排和二排都在跟著民兵一起抓人鎮場子,而剩下的三排就去負責和剩下的敵人周旋,防止他們逃跑。
一個排足有九個班,這九個班各自以班為單位行動,每個班又以三人的戰斗小組拉開陣型,用二十八個戰斗小組形成的大網將剩下的一百多敵人牢牢網住。
那邊的戰斗沒開始一會便迅速結束,然后主力立刻調頭撲向了剩余的敵人,一百多人沒能形成什么有力的抵抗,便再次被三連的主力所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