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研究員一手捧著本子,另一手不停的指著車位的各個部件給羅沖介紹,而羅沖則是不時的點著頭,顯得十分滿意。
他介紹的東西,才是羅沖最想知道的東西。
拖拉機拖拉機,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最重要的就是在拖和拉這兩個字上,沒了這個最重要的功能,那它就只是單純的一輛車而已。
而拖拉機能拖什么,拉什么,就看它尾部的各種連接裝置怎么設計。
眼前的這臺拖拉機,它的掛接接頭足有八個,就足以彰顯其不弱的能力。
中間的一個拖鉤,可以掛載一節中置連桿的無動力車斗,這樣的掛載方案,可以使拖拉機和掛車形成肘節式的無動力連接,也就是說拖拉機轉彎時,車斗不會同步的轉彎,就如同拉集裝箱的半掛車頭一般。
這樣的柔性連接,平時看好像沒啥大不了,但在掛載車體過長的時候,就能起到減小轉彎半徑的作用。
另外在車尾兩端各五分之一的部位,還有兩個相同的掛鉤,按照數學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理論,當后面的掛接部分同時掛上這兩個鉤的時候,它的橫向機體就會和拖拉機形成硬性連接,拖拉機轉彎,這個東西也必然同步轉彎。
這樣的掛接方案是用來掛載播種機械用的,這樣的機械,通常不會很長,需要保持和拖拉機的橫坐標保持一致,便于操作。
如果要掛載播種機的話,先掛上這兩個五分掛鉤,再掛上那兩個預留出來的液壓桿,那么司機就能通過控制液壓桿讓后面的播種機抬起,放下。
那兩個預留的液壓桿就是桿這個用的。
同時,如果需要后面的掛件也做到動力輸出的時候,同樣需要掛上兩個五分鉤,讓前后保持縱方向一致,然后才能連接那個預留的傳動軸。
最后就是兩個預留出來的液壓管道接頭,這個的作用就是用來掛載一些后半部分需要液壓輸出的車體。
比如說翻斗車,翻斗車的下面有一個用來揚起車斗的液壓桿,但是它沒有自帶的動力系統,這個時候就可以把翻斗的液壓桿連在拖拉機的預留接頭上,拖拉機的司機就可以通過駕駛室的操縱桿控制后面的翻斗揚起或者放下。
有了翻斗的功能,對于裝卸貨物來說那就很方便了,像是礦石,沙子,土方,甚至糧食這類不怕摔,不怕壓的東西,司機直接一拉操縱桿,就能直接把車斗內的貨物傾斜下去,免去了人工用鏟子一鏟一鏟往下卸的繁重操作。
當然,如果是打算掛接翻斗的話,只留出一個液壓接頭就夠了,留了兩個接頭,就有更多的掛接方案,一些結構更加復雜的農用機械也可以同時使用。
比如旋耕機,起壟機等農用機械。
拖拉機的核心技術,也正是在這。
羅沖一邊聽著介紹,一邊四處打量,等他們介紹完之后,他又親自爬上了駕駛位,坐在了駕駛座上。
這輛拖拉機的駕駛室是并聯兩個座位,左邊是駕駛位,右邊是司爐位,蒸汽機的車就是這點不好,得專門配一個人控制動力系統,另一個人專心負責整車的操控和駕駛。
拖拉機采用了傳統的布局,前面的動力系統,也就是蒸汽機和鍋爐,中間是駕駛位,后面是各種掛接接頭。
羅沖坐在駕駛位上,看著面前的一排操縱桿,還有腳下的離合踏板,他不由的搖了搖頭,怎么都覺得有點不習慣,畢竟他前世已經習慣了開帶方向盤的車,現在弄了個拉桿的車出來,難免會不習慣,但還不至于不會開。
按照羅沖的設計,面前的一排操縱桿頂端都套上了木頭車出來的握把,握把被用油漆刷成了不同的顏色,用于顯示不同的功能。
其中兩組兩兩并聯的黑色握把,就是控制四個輪子動力輸出的,之所以是四個握把,兩兩并聯,很簡單,之前就說了每個輪子都是獨立的,自然是每個輪子一個握把。
不過平時的時候不需要單獨操作,所以分成了前后兩組,一組控制前輪,一組控制后輪。
握把處在中間時,車輛不會動,往前推就是前進,往后拉就是倒車,簡單,方便,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