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風一家很快就被帶到了一處空的房子,熱情的族人們你來我往的過來幫忙,有的幫忙領來了水缸和水桶,陶器和獸皮。
鄰居家的女人幫忙拿獸皮鋪炕,還有男人用小推車從倉庫領來兩袋大米,也有拉著板車來送木柴的,必要的工具也送了過來,最起碼斧頭是要有的,還有挑水用的扁擔。
鋪好了大炕,凌風的女人和孩子都坐在了炕上,熱心的鄰居教她們怎么在灶臺生活,打火用的燧石也拿來兩塊,不過壓根就沒用上,有人直接從自己家抽來冒火的柴火就點上了,火炕也很快熱了起來,這讓凌風一家子感到很神奇。
男人們拉著凌風去路口的水井打水,告訴他以后吃水都從這里取,家里的水缸每天要挑滿水,沒事的時候就多劈點木柴,以備不時之需。
羅沖回去之后又讓小蝶給他們家送去一些麻布和毛布,說是給他們家孩子準備的,現在布匹不足,只能先供給孩子和高層,大人們還是裹獸皮的多。
新生活帶來的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比如凌風的羊群,馬匹和牧羊犬全部充公,這就是個問題,羊群充公沒什么好說的,但是馬匹和凌風已經非常熟悉了,現在不能時常看見,凌風心里就跟貓抓似的。
羅沖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但是住宅中是沒辦法養馬的,羅沖暫時也不可能把馬匹下放給私人,只能答應凌風每天沒事的時候可以去畜欄看他的馬。
另外麻煩的就是牧羊犬,這些狗子都是認主的,撒了歡的往凌風家跑,羅沖也沒辦法,只能讓他好生看管,千萬別咬了人,最好還是想辦法把這些狗弄到養殖場去呆著。
不過熟悉新的環境需要時間,反正冬天時間長著呢,羅沖也沒時間天天盯著這些狗屁倒灶的小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木工組研發的鐵鍋澆鑄模具已經完成了,那是一個整體為木制的框架結構,底部有一個木盒子,里面用耐火土做出了鍋的形狀,上面是一個木架為骨,藤條為肉,粘土為皮的壓模,上面連接了一個木桿,可以手動下壓。
其實就是用木頭做個骨架,然后上面安裝一個用藤條編織的鍋,又在藤條外面又糊了一層厚厚的耐火土,最后打磨光滑,作為鍋的內壁模具。
澆鑄的時候,直接把鐵水倒入下面的土鍋中,也就是鍋的外壁模型,然后在壓下杠桿,把內壁模具壓下來,上下合并,中間留出一個鍋的扁片形狀,最后等鐵水自然冷卻就好了。
除了這種鐵鍋的壓鑄模具,還有一些用失蠟法制作的尖角鐵砧模具,最后就是大量的鐵錠模具。
用來盛鐵水的坩堝也十分講究,那是一個用青銅澆鑄的大桶,內壁又糊了一層耐火土,然后再一起放在窯內燒制而成的,里面的容量足可以蹲下一個人。
坩堝配備的有專用的小板車,下面裝的實心的橡木輪子,載重能力很強,坩堝的一面有青銅的提環,另一面是澆鑄用的延伸缺口,像是茶壺嘴似的,方便澆鑄。
提環的那一面有個杠桿銅管,等坩堝接滿了鐵水,運到模具澆鑄的位置,就可以在銅管里插一個很長的木杠子,延長杠桿力臂,后面的人壓杠桿就能使坩堝傾斜,把里面的鐵水傾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