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雖然有點奸商的嫌疑,但是為了部落的發展,這也沒什么,奸商就奸商吧,正所謂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羅沖坑起那些草原的游牧部落,一點愧疚感都沒有。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你情我愿的事情,沒什么好說的。
安排了這三件大事,羅沖又讓那幾個游伏帶回來的草原野人組建新的騎兵部隊,這次再組建兩個騎兵總旗,一共76人,每人配兩匹馬。
這支騎兵部隊以后專門負責保護商隊,另外也是為了搶奪更多的貿易空間,怎么搶,當然是把鑫部落的商隊趕走咯,哪遠趕哪去,不然弄得漢部落連白鹽和陶器都賣不掉了,這得虧損多少利益,阻擋了漢部落發展的腳步,沒什么好說的,一個字,不服就干。
新部隊的組建由騎兵總旗柴多多總管,幾個地道的草原人輔助,羅沖很放心,也就去忙別的事情了,漢部落的教學樓已經開工建設,這還是第一次建那么高的建筑,族人們都沒有經驗,羅沖不得不親自監工指導。
雖然羅沖前世沒學過蓋樓,但是他學過炸樓啊,呃,反正都是差不多的東西,雖然目的是相反的,但同樣都要了解建筑構造,以及建筑的承力結構,只要把承重問題解決好,蓋一個三層高的小樓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古代的先民們都能建造好幾層樓高的廟宇,佛塔,沒道理羅沖一個上過現代大學的人會比他們差。
想要建造磚混結構的樓,首先就要知道這個建筑的自重有多大,所以為了建筑的安全問題,地基才是重中之重,這是千萬不能馬虎的,沒有足夠堅固的地基,怎么能夠承受那么大的壓力。
教學樓的地基挖的很深,足有四米的深度,這還只是墻體的基槽,而那些關鍵的承重節點,羅沖干脆讓人挖了六米深的豎井,井里倒上石灰石,木炭和煉鐵的礦渣,再加上粘土還有碎石,結結實實的砸上幾天,雖然沒有鋼筋,但這種原始的混凝土也足夠的堅固了。
石灰石是重堿,可以殺死土里面的植物根系和種子,省的到時候長出個樹根來把地基搞垮;另外,木炭和石灰石也能起到防潮的作用,預防地基受潮變軟,接下來的礦渣,碎石子,粘土就起到分散樓體重量和粘結的作用,把整個地基鑄成一個整體。
所有的承重點打井,墻體基槽挖深溝,最后全部用這種混合材料墊底,一直填到距離地面三米的深度,等于豎井填了三米的底料,墻基填了一米的底料,然后在開始從這個水平高度壘墻體的地基。
墻體地基厚度足有一米,全部用建城的大塊青磚砌筑,墻基的兩側再倒上石灰,礦渣,碎石子,直到把基槽填滿,最后再封土,然后這一米厚的墻基還要繼續往上壘,直到高出地面一米,整棟樓的地基才算建好。
這樣建造下來,光是地基就有四米高,一米厚,下面還有防水防震減壓的混凝土層,足夠承受上面樓體的重量了。
羅沖對這樣的地基很滿意,而且由于人多,還有足夠的建材,和好用的打夯工具,建設速度也很可觀,200人建造一棟樓的地基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算是進度神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