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從清晨出發,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在傍晚時分抵達漢陽城,交代了族人把車上的紙張搬到屋子里,省的被露水弄濕,然后羅沖第一時間就去檢查了教學樓和辦公大樓的建設情況。
踱步到中心區,四棟高大的青磚教學樓,分東西兩個方向分別矗立在廣場的北端,四面起脊的坡屋頂顯得典雅大氣,碧綠的琉璃瓦被雨水沖刷的一塵不染,在夕陽下熠熠生輝,那都是用普通的泥胚,掛了一層混合了孔雀石粉的釉料燒制而成的,在制作瓷器和配置彩色釉料方面,瘸子已經和當初那個立志要用一輩子時間磨石盆的他形成了天壤之別,他們都進步了。
位于教學樓中間的辦公樓工地上,族人們已經沿著所有墻體的位置開挖了深深的溝槽,然后夯結實之后,又從下面用大塊的青磚一層一層壘了上來,現在光是露出地面的墻體就已經有一米六高了。
但是羅沖知道,這并不是什么外墻,而只是辦公樓露出地面的地基而已,作為一棟代表了公家的權力機構,自然要建的稍微高一點,如果連幾級臺階都沒有的話,哪里還有什么衙門的樣子。
為此,族人們還要從城外挖很多的土方填到這個地基里,挖出來的坑也沒有浪費,正好拿來做一個漚糞池,留著來年繼續擴大農田面積使用。
辦公樓還在打著地基,羅沖只好又把目光轉到了教學樓方面,青黑色的外墻上,格子形的門窗都還是原木的顏色,只是因為涂刷過幾遍桐油,顯得顏色有些深罷了,但此時的門窗格子都還是空著的,就差把羅沖帶來的紙張糊上去了。
其實羅沖不是沒有想過,把教學樓的門窗全都換成玻璃的,但是那樣做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他現在手上擁有的材料還無法制成普通玻璃,直接用水晶燒玻璃,那做出來的也是耐高溫,高透光率的特種玻璃,普通玻璃熔點不到600度,水晶玻璃卻在1200度左右,比金銀的熔點還要高,那么來算一算制作成本,這不是比冶煉金屬使用的燃料還要更多嗎,更何況,這個時代的燃料可不便宜啊。
不過,雖然拿水晶來做平板玻璃有些奢侈,但是用來做工具就沒問題了,尤其是水晶玻璃的高透光率,拿來做光學儀器就非常合適,而現在這個時候,羅沖就很需要一個放大鏡,拿來在制作鑄幣模具,或者用來雕刻活字印刷版的時候使用。
打定了主意就立刻著手,制作玻璃制品并不困難,玻璃這種東西,一旦加熱到熔點左右,它就會軟化成紅色的膏狀粘稠液體,如果要做成空心容器的話,那就用空心金屬管挑起一些玻璃液,一邊向里面吹氣,一邊旋轉拉伸,最后做出自己想要的形狀。
另外一種就是成品為實心的固體,像是這次要做的實心凸透鏡,就直接用模具澆注成型就可以了,但是為了讓成品的表面盡可能的光滑,所以澆注玻璃制品的模具一般都是金屬制成,也就是說,想要制成這個凸透鏡,還必須先用青銅鑄造一個凸透鏡的模具出來才行......
這個不是多么困難的東西,也就是澆注兩個可以扣在一起的盤子而已,想要成品精確一點,大不了用失蠟法鑄造,羅沖在白紙上畫出形狀,以及成品的尺寸,然后就直接給大嘴拿了過去,應該用不了幾天就能看到模具的成品。
安排好了燒玻璃做凸透鏡,羅沖又讓駐守在漢陽城的鷹銳和佘族長全面負責糊窗戶紙的事情,要求他們必須在八月底之前全部換裝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