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也沒什么難的,他們只要把紙張先刷上兩遍桐油,等晾干了再發給每家每戶就好了,到時候就讓他們自己貼去,唯一需要他們操心的,就只有學校,倉庫,工坊,軍營這些公共設施而已。
剩下一個需要準備的事情便是貨幣了,關于貨幣的生產制造,羅沖還可以嘗試一下,畢竟這屬于機械生產方面的問題,但是要說貨幣體系,這他還真是一竅不通。
前世的羅沖可沒學過金融、財經專業,對這方面的知識基本為零,他只知道有個什么金本位,銀本位,還有什么貨幣的購買力約等于生產力等等,這些生疏的名詞他聽過,也知道個大概,但要他解釋的頭頭是道,列出長篇大論來,他還真的做不到。
金本位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以黃金來當作國家的本位貨幣,國家造幣廠發行的其他貨幣,都要有固定的價格來兌換一定重量的黃金,這個好像就是叫貨幣的含金量。
銀本位制與金本位制相同,只是名字換了一下而已,那么結合漢部落目前的情況來看,黃金至今沒有發現,手上擁有的金屬資源,也就黃銅和白銀適合制造貨幣,夠軟,延展性高,性質穩定,易鑄造,耐磨損,好儲藏。
剩下的金屬資源里鉛太軟,還有毒,當作少量的添加劑還行,天天接觸總歸不是好事,鐵容易生銹,不銹鋼加工難度太大,還要化學鍍層,所以用鐵也不合適,那就只剩下黃銅和白銀了。
不過如果漢部落采用銀本位制的貨幣體系,那還有兩個大問題需要注意。
因為在世界經濟史上,這個銀本位應該還有兩個特點,而且是對現在的漢部落非常不利的,那就是第一,私人可以自由鑄造,當然這個鑄造指的不是銀幣,而是銀錠,銀塊,或者銀器,銀質首飾等等,但是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種私人鑄造的銀子也可以當作貨幣用來交易支付;
這無疑是個巨大的問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這豈不是說誰撿到一塊天然的銀塊就可以瞬間暴富了嗎,當然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但如果有人從非正常渠道弄到的銀制品呢?比如從鑫部落走私......
再有就是,如果鑫部落使用大量的銀制品來套取漢部落的物資怎么辦。
可想而知,一旦大量的非正途貨幣涌入市場,一定會使國家經濟崩潰,財富是生產力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大風刮來的,一個國家有多少錢要看生產能力,不能說我沒錢了,就玩命印鈔票,那印出來的不是錢,而是一堆廢紙而已。
同樣的,別人也不可以不按規矩,拿著一堆銀子想換多少物資就換多少物資,這點絕對是不行的。